美麗的洛河岸邊,有片神奇的地方,上部黃土,下部石頭,名曰大力山。北魏孝文帝開始,便在這里開鑿了氣勢恢宏的皇家石窟。舊稱鞏縣石窟,現(xiàn)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眾多石窟群裹排名第八。那莊嚴的大佛,壯觀的帝后禮佛圖,精美的佛寵,使歷代善男信女文人騷客常來拜謁。石窟寺內存留上自漢代下至民國,不同時期、不同形制、大小各異的造像題記、塔銘、碑刻近一百三十品。其中北魏時期各種造像題記四十品,這些造像題記形制較小,刻畫自然,增減隨意,粗放直露,于穉拙質樸中見真淳,于不規(guī)整中生奇妙;唐人造像題記五十品,多有鴻篇巨制,洋洋大觀,字口飽滿清晰,法度森嚴,雍容峭勁;余者多是宋代以下石刻,雖然他們大小不一,書體、風格多樣,但亦多有精妙,堪稱瑰寶。這批石刻,不僅于文字、考古、美術、文獻的研究有重要價值,而且也是中國書法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更能給廣大書法家及愛好者提供難得的學習參考數(shù)據(jù)。石窟寺造像題記,因鐫刻在石窟外部,受自然侵蝕較為嚴重,有些已經漫渙不清,為了給書法學習和考古研究者留下可資參考的資料,我們精選了具有代表性的東漢摩崖石刻、北朝至唐代造像題記早期揚本四十品,編輯成冊,以向誤者。因編排需要,本書末按紀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