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國際貿易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國際貿易
二、國際貿易形式的分類
三、國際貿易的主要相關概念
第二節(jié) 國際貿易學的主要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國際貿易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二、國際貿易學的研究方法
三、本書的結構安排
附錄1-1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經典合集
附錄1-2 國際貿易的主要數據和信息來源
第一部分 國際貿易的發(fā)展:歷史與現狀
第二章 國際貿易活動的早期歷史
第一節(jié)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前的對外貿易
一、對外貿易的產生
二、奴隸社會的對外貿易
三、封建社會的對外貿易
第二節(jié)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對外貿易
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對外貿易
二、產業(yè)革命后的對外貿易
第三章 20世紀初期以來的國際貿易發(fā)展
第一節(jié) 20世紀初期至80年代的國際貿易發(fā)展歷程
一、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國際貿易發(fā)展狀況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初期至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貿易的發(fā)展狀況
三、20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國際貿易的發(fā)展狀況
第二節(jié)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國際貿易發(fā)展:若干新特征
一、國際服務貿易快速發(fā)展
二、科技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不斷增強
三、國際物流“革命”的出現
四、國際貿易體制的多邊化與區(qū)域化
第二部分 國際貿易理論
第四章 國際分工原理
第一節(jié) 生產專業(yè)化與國際分工
一、生產專業(yè)化與國際分工的含義
二、國際分工的類型
三、國際分工的作用
第二節(jié) 國際分工的歷史與現狀
一、國際分工的萌芽階段(16世紀-18世紀中葉)
二、國際分工的形成階段(18世紀60年代-19世紀60年代)
三、國際分工的發(fā)展階段(19世紀末-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四、國際分工的深化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分工理論
一、資本主義國際分工的形成
二、資本主義國際分工的性質
三、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分工理論與勞動價值論
第四節(jié) 影響國際分工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一、生產力因素
二、各國資源稟賦因素
三、國際資本流動因素
四、國際生產關系因素
五、上層建筑因素
六、跨國公司的發(fā)展
第五章 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第一節(jié) 絕對優(yōu)勢理論
一、對重商主義觀點的批判
二、絕對優(yōu)勢理論的基本內容
三、絕對優(yōu)勢理論的數例說明及評價
……
第三部分 國際貿易政策
第四部分 中國對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