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多學科視角下的鄉(xiāng)土社會政法研究 鄉(xiāng)土社會的變遷與法治的困境 ——對《鄉(xiāng)土中國》的法學解讀 法律社會學的政治維度 ——再讀《送法下鄉(xiāng)》 鄉(xiāng)鎮(zhèn)政權是什么 ——讀《策略主義:桔鎮(zhèn)的運作邏輯》 走出“想象的異邦” ——讀《宋村的調解》 分化的農民與差異性的地權訴求 ——兼評《地權的邏輯》深度解讀 “尋隱者”的法理辨思 ——讀喻中近著《自由的孔子與不自由的蘇格拉底》 民主的條件、后果和限度 ——托克維爾問題本土墨香 仲裁、法院及其方法 ——評《未竟的轉型》 秋菊的“伊甸園” 地方自治是通往憲政的橋梁 ——讀《憲政語境下的習慣法與地方自治 ——的社會學研究》 分流何以成為可能 ——略評《刑事程序分流研究》異域書品 后危機時代的公司治理:原則、政策和實踐 ——一個管理一治理的角度 走向規(guī)管國家:中國政治的理性化(1989—2003) ——讀《重塑中國利維坦》 建構一種社會學視野下的法律科學 ——讀埃利希的《法社會學原理》 污染問題的經濟分析與法學思考 ——讀《污染、財產與價格》 透過互動見識法律 ——《看不見的法律》述評 歷史的余響 ——讀《論立法與法學的當代使命》 從規(guī)范與秩序中理解法律 ——讀《無需法律的秩序》兼評當下中國法學研究 關于性的理性糾纏 ——讀波斯納《性與理性》 盧梭!盧梭! ——讀《社會契約論》有感 美國版的“三個至上” ——評施克萊的《守法主義:法、道德和政治審判》譯事點評 “以色列共和國的憲法”? ——從猶太一基督教文化史論《憲政古今》 中一處嚴重誤譯 《法律書評》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