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還繼承了《新修本草》首創(chuàng)描繪藥圖的成功經驗。繪藥圖1109幅,加強描繪藥物特征的準確性,為后人認藥、采藥、鑒藥提供了方便。除歷代本草著作外,更重視從醫(yī)籍方書中搜集資料擴充本草。上自《靈》、《素》,下迄宋金元明諸家,凡與本草有關者皆在征引之列。《本草綱目》引用醫(yī)籍達361家,藥后的附方,則幾乎綜列了所有醫(yī)籍方書的經驗良方。因此,《本草綱目》不僅是集本草之大成,也是醫(yī)方之全書。這種以藥帶方,以方附藥的方式,既證實了藥物功效,又加深了對藥物的認識,集中了臨床經驗,大大提高了本草的實用價值。另外,經史百家中的有關醫(yī)藥史料,也是考證源流、訂正名實、辨析疑義乃至采拾驗方的重要內容。除本草、醫(yī)方、經史百家文獻之外,實踐經驗是李時珍擴充本草的一條尤其重要的途徑。他自己采集標本,品嘗藥味,栽種藥物、煉制藥品、解剖動物,并"遍詢土俗,遠窮僻壤",從見聞以至民諺俗語中吸取民間用藥的實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