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三維人口紅利空間差異實證…
02災害人口統(tǒng)計學
03鄉(xiāng)規(guī)民約
04日本少子化問題研究
05古人的日常生活:膳食
06貴州省家庭教育指南(上、…
07北京民俗論叢(第9輯)
08水族傳統(tǒng)文化的邏輯表達:…
09節(jié)氣之美 民俗:簫鼓追隨…
10資陽人與智慧人類根脈
石壽貴
苗族巴代的祭祀儀式由“寫、畫、雕、扎、剪、吹、打、舞、誦、唱”等形式組成…
可購
陳學禮 著
大糯黑村的村民日志,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畢林記錄的,記錄于2010年。一部分是…
歐宗啟 著
《多維視野的壯族形象建構研究》圍繞著壯族形象建構的問題,分析了歷史文獻、…
陳育寧 著
《中國民族史學理論與實踐研究》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全方位、系統(tǒng)地探討中…
高志英,王煥瑜,李林高,陳永華,陳建榮 …
《獨龍心語——迪政當獨龍族村民日志》是首部由獨龍族村民完成的日志,是201…
于學斌編著
本書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qū)莽格吐村作為調查點,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
《湘西苗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叢書》以苗族巴代原生態(tài)的儀式腳本(包括儀式結構、儀…
文疏表章是巴代在主持苗族的祭祀儀式、習俗儀以及各種社會活動儀式中用來表達…
古雜歌包括的內容多且廣,主要是人們平時生產(chǎn)生活中的繁雜之事,比如勞作歌中…
《古人歌》中有105種歷史故事、700首有代表性的古歌。其內容多為串古歌(又叫…
湘西苗族的苗師“巴代雄”是苗族巴代的三大種類之一,是苗族原生、本有的巴代…
劉學謙,劉玉成,何新生 著
本書是研究當代中國國家凝聚力的專門著作,以馬列主義理論為支撐,界定了當代…
曹大明 著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yōu)秀結題成果,綜合運用歷史人類學等研究方法,全…
祁進玉 著
《生態(tài)民族學(第二輯)》簡介本輯計劃收錄30篇左右的相關論文,主要涉及三個…
羅康隆 著
當前,在全球生態(tài)問題日趨凸顯的背景下,我國率先提出生態(tài)文明建設,將生態(tài)建…
胡彬彬 著
本書從新制度主義的研究視角出發(fā),采用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馬成喜
本書由中共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委縣政府、民和縣地方志辦公室編寫,該書全面、…
曹端波,曾雪飛
暫缺簡介...
中國公民科學素質系列讀本編寫組
書中介紹了社區(qū)居民迫切需要了解的科普知識,旨在向社區(qū)居民普及科學知識、科…
郝時遠 著
本書為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
崔俊濤 著
本書以“漢江運河”文化為主題,以源于漢江流域的商貿(mào)線路、源于漢江流域的移…
苗族古歌是苗族人民世代相傳的口頭敘事詩歌,是苗族民間文學的重要體裁之一,…
怡安
面具是人們內心世界的一個象征,它是一種橫遍全球縱觀古今的重要文化現(xiàn)象,它…
《湘西苗族民間傳統(tǒng)文化叢書》以巴代文化為主線,以苗族巴代原生態(tài)的儀式腳本…
閆云君,邱爽 著
本書作者主要于2014—2015年在大別山脈地區(qū)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tǒng)的毛翅目昆蟲考…
張永婷 編著
本書結合現(xiàn)代年輕人的生活實際需要,從婚、嫁、喪、葬四個人生必然經(jīng)歷的重大…
本書內容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苗師“巴代雄”在主持祭祖儀式中所吟唱的音…
李怡,毛迅
內卷(Involution),原本是學術界的概念,忽然成為了網(wǎng)絡熱詞,令人驚詫。或…
戚學慧
中國是茶的國度,中國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萬古流芳。茶融于人們的生活之中,…
周偉洲 著
《西北民族論叢》以“西北民族”為研究重點,主要方向為西北民族史與民族關系…
鄧佑玲
《多元一體:民族文化復興的格局與路徑》由以下調研報告組成:一、基諾族舞蹈…
楊富學
本書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書系”(第2輯)之一,以歷史…
張仙 著
研究西部民族地區(qū)鄉(xiāng)村公共文化的需求與供給,對于滿足民族村民的公共文化需求…
責編:趙紅
劉勝俊
《資陽人與智慧人類根脈》是一部展示資陽人和中國繁榮悠久的文化,厚德忠勇精…
責編:郭木玉
責編:任娜
吳永強
本書分為三編共8章。第一編概述了苗族傳統(tǒng)工藝的地位和價值,以及行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