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力學結構力學概念分析與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導

結構力學概念分析與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導

結構力學概念分析與研究生入學考試指導

定 價:¥28.00

作 者: 羅永坤 等 著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考研專業(yè)書

ISBN: 9787564301194 出版時間: 2008-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為3個部分:第1部分為結構力學基本理論(第1~11章);第2部分為西南交通大學歷屆結構力學相關專業(yè)研究生入學試題匯集;第3部分為試題的釋疑與解答。 本書的編寫力求改變以往教學中常以介紹傳統(tǒng)結構力學計算方法為主的狀況,而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對結構力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運用,本書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概念分析”上。 在介紹解題的方法時,本書注重“先領會,后執(zhí)行”,從簡單到復雜,從低階到高階,從基本單元的計算到整體結構力學性能的認識,從定量計算到定性分析。

作者簡介

  藺安林山東人,出生于1952年。1980年畢業(yè)于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4年到日本留學,1991年至1992年到美國進修。歷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校長辦公室主任、蘇州鐵道師范學院副院長。2001年1月任校長助理兼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qū)校長。2002年7月任副校長。主要社會兼職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鐵道學會會員、中國鐵道工程建設協(xié)會理事、文秘檔案委員會理事、四川省留學人員聯(lián)誼會副會長等。分管校園規(guī)劃與建設工作;分管校園規(guī)劃建設處、新校區(qū)建設指揮部(含BOT建設工作);兼任新校區(qū)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峨嵋校區(qū)校長;聯(lián)系建筑學院、旅游學院(籌)。長期從事結構力學、結構動力學、結構抗震計算、地下工程及日語等課程的科學及科研工作。在日本《土木學會論文報告集》、《鐵道學報》、《高等教育工程》等刊物發(fā)表論文若干篇。編寫《結構力學》、《結構穩(wěn)定及抗震計算》等教材。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鐵道部、四川省等多項科研項目,曾獲國家教委課程軟件二等獎、2005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黃慧萱男,福建惠安人,1962年10月出生,工學碩士,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及方向:大跨度結構動力響應、高層結構動力分析學習簡歷: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就讀于成都科技大學工程力學系工程力學專業(yè),獲工學學士學位;1986年9月至1989年5月在西南交通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專業(yè)為結構力學,研究方向計算結構力學,并獲工學碩士學位。社會兼職:民盟西南交通大學委員會委員從事教學科研情況:先后擔任了結構力學BⅠ、結構力學BⅡ、結構力學C、結構力學D、結構動力學及結構穩(wěn)定、結構動力學與計算機方法、結構分析與程序設計、建筑力學2等本科與專科的教學工作。教學的學生專業(yè)類型包括工民建、橋梁、土木大類、地質、工程力學、建筑學、城規(guī)、車輛、機電等本科專業(yè),以及成教的自考、函授、專升本等各專業(yè)的學生。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結構力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1.2 結構力學的學科內容
1.3 三個基本條件
1.4 結構計算中的三個要素
1.5 結構力學課程的特點與學習方法
第2章 平面體系的幾何構造分析
2.1 桿件體系
2.2 幾何構造分析的基本概念
2.3 平面幾何不變體系的基本組成規(guī)則
2.4 幾何可變與不變的對比分析
2.5 三剛片六鏈桿體系幾何構造分析
2.6 體系內部等效變換幾何構造分析
2.7 幾何構造的概念分析
2.8 試題分析
第3章 靜定結構內力分析
3.1 單跨靜定梁內力分析
3.2 多跨靜定梁內力分析
3.3 靜定剛架內力分析
3.4 三鉸拱內力分析
3.5 靜定桁架內力分析
3.6 靜定組合結構內力分析
3.7 梁與剛架的概念分析舉例
3.8 桁架桿件軸力定性分析舉例
3.9 試題分析
第4章 結構位移計算
4.1 虛功及虛功原理
4.2 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
4.3 計算位移的圖乘法
4.4 靜定結構因溫度變化與制造誤差引起的位移計算
4.5 線彈性體系的互等定理
4.6 概念分析舉例
4.7 試題分析
第5章 力法
5.1 超靜定次數(shù)的確定
5.2 力法分析超靜定結構的算例
5.3 力法的簡化計算
5.4 超靜定結構的位移計算
5.5 最后內力圖的校核
5.6 溫度變化時超靜定結構的計算
5.7 支座移動時超靜定結構的計算
5.8 三類等截面單跨梁的概念分析
5.9 荷載作用的概念分析
5.10 支座移動與溫度改變的概念分析
5.11 優(yōu)化設計問題舉例
5.12 用力法解邊界非線性問題
5.13 試題分析
第6章 位移法
6.1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與基本結構
6.2 位移法分析超靜定結構的算例
6.3 對稱性的利用
6.4 具有牽連位移剛架的計算
6.5 支座位移、溫度變化作用下的位移法計算
6.6 位移法概念分析
6.7 試題分析
第7章 實用方法與概念分析
7.1 彎矩分配法分析超靜定結構的算例
7.2 無剪力分配法
7.3 剪力分配法
7.4 對稱結構的概念分析
7.5 彎矩圖形狀的定性分析
7.6 試題分析
第8章 矩陣位移法
8.1 矩陣位移法的概念分析算例
8.2 試題分析
第9章 影響線及其應用
9.1 靜力法作靜定梁的影響線
9.2 間接荷載作用下的影響線
9.3 桁架的影響線
9.4 影響線的應用
9.5 簡支梁的絕對最大彎矩
9.6 簡支梁的內力包絡圖
9.7 機動法作影響線
9.8 聯(lián)合法作影響線
9.9 定性繪制超靜定結構的影響線
9.10 試題分析
第10章 結構動力學
10.1 結構動力分析中體系的自由度
10.2 結構的動力特性
10.3 單自由度體系的振動
10.4 多自由度體系的振動
10.5 振型的正交性及其利用
10.6 無阻尼強迫振動(簡諧荷載)
10.7 概念分析示例
10.8 試題分析
第11章 結構的彈性穩(wěn)定
11.1 概述
11.2 兩類失穩(wěn)問題——分支點失穩(wěn)與極值點失
11.3 用靜力法求有限自由度體系的臨界荷載
11.4 用靜力法求無限自由度體系的臨界荷載
11.5 具有彈性支座的壓桿的穩(wěn)定
11.6 剛架穩(wěn)定分析的簡化
11.7 穩(wěn)定概念分析示例
11.8 試題分析
西南交通大學結構力學相關專業(yè)研究生入學試題匯集
1996年試題
1997年試題
1998年試題
1999年試題
2000年試題
2001年試題
2002年試題
2003年試題
2004年試題
2005年試題
2006年試題
2007年試題
2008年試題
試題釋疑與解答
1996年試題釋疑解答
1997年試題釋疑解答
1998年試題釋疑解答
1999年試題釋疑解答
2000年試題釋疑解答
2001年試題釋疑解答
2002年試題釋疑解答
2003年試題釋疑解答
2004年試題釋疑解答
2005年試題釋疑解答
2006年試題釋疑解答
2007年試題釋疑解答
2008年試題釋疑解答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