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所以具有豐富、多彩的姿貌,歷史的綿延是一項主要因素:從先秦的抒情歌謠與說理散文而至明清的章回小說與舞臺戲劇,在每一個不同的歷史階段,人們都有不同的觀物方式與情感、思想的特質,而這些不同的視觀方式與情思就具體呈現(xiàn)在不同的藝術形式里。當談到中國文學的代表著作時,我們總會從純文學的角度想起“詩”、“小說”、“戲劇”等,而多少忽略了這些作品所折射出的社會面貌與民族心靈,《詩》三百篇不只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如是刻畫出先民純樸單純的心聲,以最單純的語言文字,描繪了先民對收成的歡愉,對山河大地的禮贊,對天地祖先的感恩祈福等;而作為漢代文學的代表類型的“賦”,同樣呈現(xiàn)了漢帝國的性格及整個漢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取向。我們在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市井歌謠、宋詞、小說、戲劇所組成的中國古典文學的繁花世界中,透過時間的縱貫來探索不同時代特殊文學形式的流變和其社會文化的意義,以期了解不同歷史階段整個民族的心靈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