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塞克頓說:“父親是什么樣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心目中的父親是什么樣的人。”這大概是千萬個人筆下千萬種風格的“父親”的最后統(tǒng)一之處,也恰恰是《南方周末文叢:父親的滋味》所選不同身份、不同年齡的人所寫的父親形象“異”而又“同”的原因所在。這些作者,可能因了父親之名也聲名在外,也可能因了父親的無聞而潦倒于世。父親的庇護,曾經是累贅;父親的鼓勵,又讓他們成長為自食其力的大人。他們的父親,是將軍,是文人,是學者:是教授,是工人,是農民;是叱咤風云,膾炙人口,是循規(guī)蹈矩,不為人知;是流芳千古,亦或遺臭萬年……都沒有關系,這一切,絲毫不會影響父親在兒女們心目中的地位,不會影響一個兒女對于父親情懷的真摯表達?!赌戏街苣┪膮玻焊赣H的滋味》所選文章,來自《南方周末》多年來的積累,每一篇文章,每一種風格,每一類父親形象,都曾悄然觸動過讀者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日積月累,竟能結集,那小小的一份份悄然,在這頃刻間,希望帶給讀者一份巨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