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積極財政政策的內涵與發(fā)展
一、積極財政政策的界定
1. 積極財政政策的概念
2. 積極財政政策的功能定位
二、關于積極財政政策的爭論
三、財政政策在中國宏觀調控中的重要地位
四、積極財政政策順利實施的微觀管理基礎
第二章 積極財政政策出臺的背景及內容
一、國外經濟形勢
二、國內經濟形勢
三、積極財政政策出臺的主要內容
1. 結構性減稅
2. 規(guī)模龐大的4萬億公共投資
3. 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yōu)化
第三章 積極財政政策出臺的效果分析
一、結構var(svar)方法
1. 向量自回歸(var)方法
2. 結構向量自回歸(svar)方法
.二、財政收支與gdp的svar模型
1. 國內外相關研究
2. 結構化向量自回歸(svar)模型
3. 小結
三、政府消費和居民消費:互補還是替代
1. 國內外相關研究
2. 中國政府消費支出的界定
3. 政府消費與居民消費之間的誤差修正模型(ecm)
4. 小結
四、政府消費支出和經濟增長
1. 國內外相關研究
2. 政府消費支出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誤差修正模型(ecm)
3. 小結
五、政府投資和非國有經濟投資:擠人還是擠出
1. 國內外相關研究
2. 政府投資與非國有投資的誤差修正模型(ecm)
3. 小結
六、財稅政策與信心指數:什么樣的政策可以提振信心
1. 國內外相關研究
2. 信心理論
3. 財稅政策和信心指數之間的var模型
4. 小結
七、財政政策的反周期性評價
1. 中國財政周期性赤字和結構性赤字的測算
2. 中國財政赤字的演變
3. 相機抉擇政策的反周期性分析
4. 相機抉擇和自動穩(wěn)定效應比較
5. 小結
八、積極財政政策的其他影響效果(2009-2010年)
1. 擴大國內消費政策效果顯著
2. 出口實現恢復性增長
3. 就業(yè)有所好轉但形勢依然嚴峻
4. 宏觀經濟先導指標預示經濟逐步回暖
第四章 積極財政政策的風險和財政可持續(xù)性
一、財政風險界定
二、國際財政金融風險變化
三、危機以來中國財政風險淺評
1. 財政赤字率
2. 國債負擔率
3. 居民應債能力(居民應債率)
4. 地方債務風險
四、財政可持續(xù)性檢驗
1. 理論分析框架
2. 實證檢驗模型
3. 債務動態(tài)模型
4. 中國財政可持續(xù)性判斷
5. 地方政府融資何去何從
6. 代際核算的啟示
第五章 積極財政政策如何淡出
一、積極財政政策淡出的歷史經驗
二、積極財政政策能否淡出
1. 2011年以來國內經濟形勢總體向好
2. 2012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平穩(wěn),下行壓力大
3. 通脹壓力情況反復
4. 經濟結構轉型任務艱巨
5. 粗放型能源投入方式不可持續(xù)
6.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導致貿易摩擦加劇
三、未來國際財政政策調整
1. 全球財政政策調整的爭論:緊縮還是不緊縮
2. 各國調整步伐不一
3. 各國經濟政策協(xié)調
四、如何淡出積極財政政策
1. 積極財政政策淡出原則
2. 積極財政政策淡出的策略
3. 2012年積極財政政策繼續(xù)發(fā)揮積極作用
4. 當前財政運行狀況
5. 未來財政政策調整的方向
第六章 積極財政政策的反思
一、政府、市場和不確定性
二、責任社會離不開負責任的政府與民眾
三、效率與公平的兩難困境
四、宏觀政策與微觀基礎的結合
五、政策研究和計量經濟學
附錄1 (320國家:相機抉擇財政刺激程度(占gdp比重)
附錄2 2008年出臺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重點和核心經濟指標
附錄3 1998-2012年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基調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