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植物內生菌修復重金屬污染理論與方法

植物內生菌修復重金屬污染理論與方法

植物內生菌修復重金屬污染理論與方法

定 價:¥68.00

作 者: 羅勝聯,劉承斌,羅旭彪 編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 環(huán)境科學 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359605 出版時間: 2013-01-17 包裝: 平脊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40 字數:  

內容簡介

  《植物內生菌修復重金屬污染理論與方法》從生物修復重金屬污染的角度,深入淺出地總結了植物內生菌修復重金屬污染的理論與方法,并以此為基礎,闡述了植物內生菌修復重金屬污染的行為,拓展了重金屬污染生物修復的內涵。全書共分6章,探討了超累積植物內生菌重金屬污染修復理論與方法,闡述了植物-重金屬-內生菌三者之間的生態(tài)學相互作用關系、內生菌解毒重金屬機制、植物-內生菌協(xié)同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機理、內生菌生物吸附劑處理重金屬廢水機制、基因工程內生菌的構建及其環(huán)境應用潛能?!吨参飪壬迯椭亟饘傥廴纠碚撆c方法》適合大專院校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微生物學、植物學、土壤學等專業(yè)師生閱讀和作為參考用書,同時也為從事環(huán)境重金屬污染修復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提供有益借鑒。

作者簡介

暫缺《植物內生菌修復重金屬污染理論與方法》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重金屬污染與植物內生菌環(huán)境應用概述
1.1 水體重金屬污染及其修復技術
1.1.1 水體重金屬污染現狀及危害
1.1.2 水體重金屬的遷移轉化
1.1.3 水體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
1.2 土壤重金屬污染及其修復技術
1.2.1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及危害
1.2.2 土壤重金屬的遷移轉化
1.2.3 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
1.3 環(huán)境污染修復微生物新資源:植物內生菌
1.3.1 植物內生菌在環(huán)境污染生物修復中的應用
1.3.2 超累積植物內生菌的優(yōu)越性
1.4 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植物內生菌污染生態(tài)學
2.1 微生物生態(tài)學
2.1.1 微生物種群的生態(tài)學關系
2.1.2 微生物與環(huán)境污染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2.2 植物內生菌生態(tài)
2.2.1 植物內生菌的生態(tài)學定義
2.2.2 植物內生菌群落的形成
2.2.3 環(huán)境污染對內生菌群落的影響
2.3 植物內生菌群落多樣性研究方法
2.3.1 16SrRNA基因/rDNA序列分析
2.3.2 基于可分離培養(yǎng)方法
2.3.3 基于PCR的分子生物學方法
2.3.4 基于分子雜交技術的分子標記
2.4 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重金屬脅迫下植物及其內生菌的解毒機制
3.1 重金屬的植物毒性效應
3.1.1 重金屬對植物的毒害癥狀
3.1.2 重金屬對植物的毒害效應
3.1.3 重金屬對植物的毒害機理
3.2 植物對重金屬的耐受與解毒機理
3.2.1 植物對重金屬的耐受表現
3.2.2 植物對重金屬的解毒機理
3.3 內生菌侵染對重金屬植物毒性的影響
3.3.1 協(xié)同提高植物抗重金屬的方案
3.3.2 與植物附生菌的比較
3.3.3 內生菌侵染對植物耐受重金屬的影響
3.3.4 內生菌協(xié)同植物修復的機制
3.4 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植物-內生菌聯合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
4.1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技術
4.1.1 超累積植物
4.1.2 超累積植物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機理
4.1.3 植物修復技術的瓶頸問題
4.2 植物修復技術的強化措施
4.2.1 基因工程技術優(yōu)化植物修復
4.2.2 化學螯合劑誘導植物修復
4.2.3 微生物強化植物修復
4.3 促生內生菌(PGPE)強化超累積植物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
4.3.1 PGPE的促生作用機制
4.3.2 PGPE的重金屬抗性及其接種對重金屬活性的影響
4.3.3 PGPE的定殖及接種方式選擇
4.3.4 PGPE接種后對超累積植物生物量及重金屬累積的影響
4.4 能源作物-超累積植物內生菌互作修復重金屬污染邊際土壤
4.4.1 能源作物在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中的應用
4.4.2 促生內生菌-甜高粱互作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
4.4.3 實際推廣意義
4.5 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技術研究建議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 基于超累積植物內生菌的重金屬廢水處理
5.1 重金屬廢水處理的微生物吸附法
5.1.1 微生物吸附劑的吸附機理
5.1.2 微生物吸附水體中重金屬離子的主要影響因素
5.1.3 微生物吸附劑的制備及應用
5.2 死體內生真菌LSE10與細菌LK9的重金屬吸附行為
5.2.1 pH的影響
5.2.2 生物吸附動力學
5.2.3 使用劑量和重復利用
5.2.4 吸附等溫模型
5.2.5 內生菌吸附劑吸附機理探討
5.3 活體內生細菌EBL14多重金屬累積機理
5.3.1 EBL14的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學鑒定
5.3.2 EBL14對重金屬抗性
5.3.3 重金屬Cd、Pb、Cu和Cr對菌種EBL14生長的影響
5.3.4 在Cd和Pb存在條件下的ATP酶活性
5.3.5 活體EBL14對Cd、Pb、Cu、Cr的生物累積
5.3.6 無能量供給條件下,對Cd、Pb、Cu和Cr的生物累積
5.3.7 EBL14中Cd和Pb的分布和吸收
5.4 工業(yè)代謝抑制劑存在條件下EBL14對鎘的生物修復
5.4.1 DCC和DNP對EBL14生長的影響
5.4.2 DCC和DNP對EBL14的重金屬Cd生物修復效率影響
5.4.3 DCC和DNP對EBL14總Cd去除和細胞內Cd吸收的影響
5.4.4 DCC和DNP存在情況下EBL14對重金屬Cd的去除機制
5.5 植物材料-活體內生菌聯合凈化鎘污染水體
5.5.1 油菜秸稈-內生菌吸附處理重金屬Cd廢水
5.5.2 龍葵-內生菌協(xié)同凈化Cd污染飲用水
5.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因工程內生菌的構建及其環(huán)境應用潛能
6.1 基因工程技術的發(fā)展過程
6.2 基因工程技術的關鍵要素
6.2.1 限制性內切酶
6.2.2 DNA連接酶
6.2.3 質粒載體
6.2.4 轉化細胞的篩選和鑒定
6.3 外源基因在原核宿主細胞內表達
6.3.1 大腸桿菌中的蛋白表達
6.3.2 其他革蘭氏陰性菌中外源基因的表達
6.3.3 革蘭氏陽性菌中外源基因的表達
6.4 轉基因細菌在環(huán)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6.4.1 基因工程菌與重金屬污染修復
6.4.2 基因工程菌與有機污染物的降解
6.4.3 基因工程內生菌與植物協(xié)同作用提高修復效率
6.5 展望
參考文獻
彩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