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各大文化體系,都有為“經典”作“注釋”的學術傳統。伊斯蘭文化體系為其淵源經典《古蘭經》作注,亦不例外。史料表明,《古蘭經》問世以來文本從未變化,變化的是對它的注釋。因此,自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釋《古蘭經》伊始,歷代注釋家基于經訓教義原則,秉承注釋學術傳統,發(fā)揚文化創(chuàng)制精神,與時俱進地解讀著《古蘭經》的微言大義,揭示著《古蘭經》的經義經旨,從而使伊斯蘭教始終順應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進程,使伊斯蘭文化生生不息,不斷發(fā)展?!豆盘m經》注釋歷經兩大時期——口耳相傳和文字記錄——形成注釋學(Ilmal-Tafsir)。注釋學的學科立論、界定、要求和方法,為學界注釋《古蘭經》確立了明確的學科理論和嚴格的學術規(guī)范,從而使歷代注釋家基于注釋學原理原則解讀了《古蘭經》的基本要義;闡述了《古蘭經》宗教信仰與社會應用相結合的二元一體性;揭示了《古蘭經》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深刻的現實意義;回答了伊斯蘭教與伊斯蘭文化如何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問題?!豆盘m經》注釋的發(fā)展歷程表明,它的注釋種類——傳聞注釋、見解注釋、專題注釋、示意注釋與科學注釋;注釋內容——語言學注釋、法學注釋、哲學注釋、蘇菲注釋與古蘭學式注釋;注釋派別——遜尼派注釋、什葉派注釋、哈瓦利吉派注釋、穆爾太齊賴派注釋與近現代注釋;注釋語言——源語注釋與外語注釋,這些歷代穆斯林闡釋《古蘭經》的學術動態(tài),都反映了伊斯蘭文化學術的縱深發(fā)展。歷代注釋家出于各自教派、學派與學科目的和需要,推出的風格迥異、內容不一、既有時代特色、也有社會烙印的各類注釋成果,為伊斯蘭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提供著各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思想資源與精神養(yǎng)分。《古蘭經》注釋中蘊涵的文化性、社會性、思想性和時代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古蘭經》及其注釋,是宏富博大的伊斯蘭文化的縮影,是借以推動伊斯蘭社會發(fā)展的指導思想,是發(fā)展伊斯蘭教各種思想的理論基礎,是伊斯蘭教與時俱進的具體表現。它在伊斯蘭教與伊斯蘭社會文化歷史進程中,肩負著獨特的學術使命,具有舉足輕重的學術價值、社會作用和歷史意義?!蹲⑨屟芯俊纷鳛閲疑鐣茖W基金青年項目“《占蘭經》注釋研究”(06CZJ007)的最終成果,期望通過研究《古蘭經》注釋,能夠為進一步探究伊斯蘭文化的核心內容;為促進我國伊斯蘭教學術界對《古蘭經》的研究及“解經”工程向縱深發(fā)展;為發(fā)展我國伊斯蘭宗教學的內涵并拓展其研究領域;為豐富我國阿拉伯學、伊斯蘭學乃至中東學的學科建設;為推動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之間的深入理解和交流,發(fā)揮相應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