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能力測試中的聽解部分歷來都是我國考生的難點,但聽力真有那么難嗎?其實,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持之以恒,聽解部分得高分完全可能。 首先要識記大量的詞匯,能夠掌握標準的發(fā)音以及懂得一些基本的語法知識,這在日語聽力中是很有必要的。詞匯量大,在聽的過程中就能避免或少犯一些錯誤。標準的發(fā)音,可以讓大家準確地理解所聽內容的含義,積累一定量的語法知識又會使大家的聽力水平更進一步。從而排除聽力過程中的詞匯障礙、語音障礙以及語法障礙。掌握一定量詞匯的語音、詞義是理解一篇聽力錄音的前提,增加詞匯量是克服聽力詞匯障礙的一個重要手段,具備較好的語法技能則會使大家如魚得水。 其次注意精聽為主,泛聽為輔,精泛結合。在聽力訓練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用精聽來提高準確率,然而有些學習者在做此方面的專項訓練時,卻沒有好好地把握。他們一遇到難度較高的錄音時,便“自然”地去看后面的聽力材料。倘若長期這樣做的話,只會事倍功半,即使較別人花費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心血,也是徒勞。泛聽是指在理解了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的聽力訓練,它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習者的聽感。大家可以聽一些具有幽默性、語言比較易懂的文章,也可以聽一些日語歌曲、日語節(jié)目和El語新聞報道等。這樣,精泛結合,從基礎人手,循序漸進,使自己達到提高日語聽力水平的目的。還要注意把握聽力尺度,常聽但不長聽。一般而言,日語聽力需要訓練,但不要長時間地去訓練。如果長時間干同一件事情,那么反而會感到疲乏,效果不會很好。反之,如果經常干某一件事,即使某一次的時間都不很長,也會加深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地地道道的日語就會培養(yǎng)出你的語感,就會促進你的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