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篇第一
孔子學琴
曾子殺豬
信陵君富而不驕
為政篇第二
戲彩娛親
按圖索驥
弦高智退秦師
八佾篇第三
戚繼光不慕虛榮成大事
程門立雪
墮甑不顧
里仁篇第四
雖貧猶樂的范仲淹
轎夫濕鞋
公冶長篇第五
周勃有自知之明
不龜手之藥
一字之師
徐階三思除嚴嵩
雍也篇第六
愚公移山
書圣王羲之
晏子借雪諫景公
述而篇第七
閻若璩勤學
石崇王愷比富
吳隱之酌泉明志
坦山之坦蕩
泰伯篇第八
丙吉問牛
鑒真東渡
三顧茅廬
子罕篇第九
馬謖自以為是丟性命
薛譚學謳
李賀馬背尋詩
司馬遷忍辱寫《史記》
鄉(xiāng)黨篇第十
不慎言招來殺身之禍
三個金人的故事
管鮑之交
先進篇第十一
鞭打蘆花
范蠡知進退
徐霞客立志旅行
顏淵篇第十二
魏文侯不聽浸潤之譖
愛屋及烏
懸魚太守羊續(xù)
子路篇第十三
曹操名正言順分天下
以身作則的齊靈公
宋濂誠實守信
文豪師友
憲問篇第十四
諛臣與諍臣
楊震暮夜卻金
雍正慧眼識才
越俎代庖
種瓜解怨
一片丹心留千古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
蒲松齡落榜不失志
韓信忍辱成大事
周厲王拒諫
管寧與華歆斷交
季氏篇第十六
虞公貪小利亡國
安陵君說話知時
介子推與寒食節(jié)
陽貨篇第十七
父子異志
孟母三遷
齊景公道聽途說
二桃殺三士
微子篇第十八
蘇武牧羊
陶淵明得樂田園
師徒論志向
子張篇第十九
不計個人恩怨的呂蒙正
風樹之悲
知錯能改的周處
不自量力的息國
堯曰篇第二十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陳紀責客
參考文獻
附錄《論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