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儒風同仰

儒風同仰

儒風同仰

定 價:¥78.00

作 者: 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管理處 編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2388598 出版時間: 2010-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4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儒風同仰》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自秦漢以來的核心內(nèi)容。儒家學說的詮釋、實踐與弘揚,直接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命運興衰。而興學重儒,代代相傳。至少從漢、晉時代開始,孔廟,也就是所謂的文廟、學宮,開始逐漸形成于國內(nèi)的許多地方。文廟之設,成了各個地方文教興盛的一個標志性象征。而文廟的普及,又進一步大大地推動了文化教育的向前發(fā)展。

作者簡介

暫缺《儒風同仰》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賀信
在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在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在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在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儒學概說
儒教文化的發(fā)揚與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文明——以《論語》為核心的展開
文廟與教育——拜孔發(fā)紅蛋隨筆
儒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旺盛生命力
孔廟文化的生命力
提升孔廟功能之管見
文廟的祭祀制度
儒學先驅柳下惠與孔子思想之同異
探賾“君子”人格——兼析孔子界定“君子”與“小人”的標準
孔子“信”與和諧社會
儒學中的“仁愛”訴求和“和諧”理念在“通淮關岳廟圣簽”中的閃現(xiàn)
儒學“宗教論”的一種證明理路——以陳煥章《儒教論》的討論為中心
道德與政治的分與合——《論語》的思想啟示
試析《莊子》中的孔子形象
弘揚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淺議
儒家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入學”語境中的比較研究
傳承儒學文化延續(xù)歷史文脈
祭孔的文化精神及其現(xiàn)代意義
孔子的志趣與后世文人的精神追求
科舉制度對我國公務員制度的借鑒效用
儒家核心思想對現(xiàn)代企業(yè)的指導意義
福建廟學探討
臺灣廟學探討
閩臺文廟建筑形制比較研究
臺南孔廟與臺灣儒學傳統(tǒng)
泉州文廟在清政府與臺灣鄭氏政權談判中曾起到的特殊作用
福建古代文廟建筑營造手法的規(guī)范性與區(qū)域性
略論孔廟與閩臺文化交流
明末清初泉人渡臺對儒學建設的貢獻
清初施瑯對閩臺兩地弘揚儒家文化的貢獻
清代前期泉州人與臺灣儒學
清治時期臺灣儒學教育與社會教化
同安孔廟——金門文明的載體
淺析泉州與臺灣文廟的關系——以館藏兩件編鐘為例
閩臺兩地“敬惜字紙”文化初探
試論臺灣地區(qū)現(xiàn)存的兩種祭孔典禮的不同及探源
曲阜市文物保護與開發(fā)利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以孔廟為例
承載歷史的文化之舟——淺論孔廟的歷史文化角色
孔廟與宜蘭的文教發(fā)展
從石刻文字看宋明惠安閩學
印尼泗水文廟與印尼孔教
從泉州文廟一窺閩南官學之發(fā)展
孔夫子信仰在海外華僑華人中的傳播
儒家與臺灣國姓爺信仰探討
媽祖文化中的孔孟精神
“發(fā)現(xiàn)”民間儒學——惠安縣張岳家廟進主儀式考察
泉州府文廟名宦祠及泉州名宦專祠
泉州府文廟與泉州儒學成就
宋代泉州府學、石筍變遷記
朱熹在泉州與“閩學開宗”
簡論“名宦祠”、“鄉(xiāng)賢祠”的儒家文化特征——以泉州府學為例
泉州府文廟鄉(xiāng)賢專祠錄
儒家、泉州府文廟淺談
從閩南文廟的遷址歷史看兩宋之際的社會變革和理學興起
永春文廟變遷及清乾隆時期祭祀初識
元代祥芝“芝山書塾”考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首屆閩臺孔廟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綜述
學術研討會論文存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