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志:煙草志(1991-2005)》編寫工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6年4月到11月,主要進行組織動員,培訓骨干,報批篇目。2006年2月,上報《煙草志》篇目并獲批準。3月28日,編委會在濟南召開《煙草志》編修工作會議,全省煙草系統(tǒng)29個單位和省煙草專賣局(公司)28個職能部門的聯絡員參加會議。會后印發(fā)《煙草志》篇目、資料搜集大綱,對編志聯絡員進行培訓。在資料搜集過程中,編志辦公室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現場指導,幫助各單位聯絡員解決資料搜集的實際困難。編志辦公室人員從7月起,開始查閱、復印山東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和山東中煙工業(yè)公司檔案,至10月末,查閱檔案1956盒,復印13885頁,約425萬余字;24個單位、局機關22個職能部門報送約160萬字的資料。第二階段,2006年11月到2008年5月,主要進行資料長編和初稿撰寫工作。2008年5月,完成約71萬字的《煙草志》初稿。第三階段,2008年6月到2009年3月,主要進行志稿修改、評議、送審工作。2008年6月,初稿提交《煙草志》編委會審查,并印發(fā)給行業(yè)內提供資料的單位和部門評議、修改、補充,共收到修改意見和建議300余條。編志辦對各單位提出的意見進行認真研究和梳理,對有關數據逐一查對和修正,對志稿篇目、章節(jié)進行部分調整,對一些內容進行刪減合并,查漏補缺。8月下旬形成約60余萬字的評議稿。10月上旬召開《煙草志》志稿評議會,邀請省史志辦及行業(yè)內有關專家對志稿進行評議。會后編志辦根據評議意見對志稿作進一步修改和完善。2009年3月,形成《山東省志·煙草志》送審稿,報省史志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