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安時代的社會與信仰》由七部分構成:一、貴族政治的確立。主要從攝關政治、政務處理方式和賦稅征收體制等方面人手,敘述平安時代貴族政治的形成及其經濟基礎。二、貴族政治的動蕩。以中央的“政變”與地方的“反亂”為主軸,試論平安時代圍繞中央權力的較量與平衡以及地方社會的不穩(wěn)。三、平安京的生活。以平安時代的政治中心地——平安京為中心,從居住、婚姻、教育等視點,闡述以貴族為主體的都市社會生活的面貌。四、古代日本的災異認識。以地震、疫病、兇年為切人點,依據文獻史料,試論古代日本國家對災異的認識以及應對措施。五、佛教的傳播。從佛教與王權的視點,對佛教的傳人、國家佛教的形成以及平安時代新佛教的成立加以較詳細的論述。六、平安時代的神道。在概述古代日本的神祗祭祀的發(fā)展過程的同時,著重介紹賀茂神社、伊勢神宮、神宮寺等平安時代的代表性神社的祭祀。七、平安時代的年中行事。以正月行事、三月三日節(jié)、五月五日節(jié)、朔旦冬至為考察對象,探討平安時代的年中行事及其內涵的中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