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工業(yè)技術(shù)一般工業(yè)技術(shù)納米孔材料化學:合成與制備(I)

納米孔材料化學:合成與制備(I)

納米孔材料化學:合成與制備(I)

定 價:¥86.00

作 者: 于吉紅、閆文付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shù) 一般工業(yè)技術(shù)

ISBN: 9787030368638 出版時間: 2013-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納米孔材料化學”匯集了國內(nèi)科技工作者在納米孔材料科學領(lǐng)域所取得的優(yōu)秀研究成果。本冊介紹了無機微孔和介孔材料以及多孔有機材料的合成與制備,包括分子篩微孔晶體、含骨架氮/碳雜原子分子篩、有序介孔碳、手性介孔材料、非氧化硅介孔材料、大孔徑有序介孔材料以及多孔有機材料。本書可供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相關(guān)專業(yè)的研究生和教師參考,也可供化工、生物醫(yī)藥、環(huán)境、材料與其他高新技術(shù)領(lǐng)域從事開發(fā)應用研究及在廠礦企業(yè)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術(shù)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于吉紅、閆文付

圖書目錄

《納米科學與技術(shù)》叢書序
前言
第1章 分子篩微孔晶體
1.1 引言
1.2 水熱及溶劑熱合成
1.2.1 硅酸鹽分子篩微孔晶體化合物
1.2.2 鍺酸鹽分子篩微孔晶體化合物
1.2.3 磷酸鹽分子篩微孔晶體化合物
1.2.4 亞磷酸鹽微孔晶體化合物
1.3 離子熱合成
1.3.1 分子篩微孔晶體化合物
1.3.2 其他開放骨架微孔晶體化合物
1.4 組合合成
1.5 綠色合成
1.5.1 無模板合成
1.5.2 母液合成
1.5.3 無溶劑合成
1.6 計算機輔助設(shè)計與合成
1.6.1 計算機輔助結(jié)構(gòu)設(shè)計
1.6.2 計算機輔助定向合成
1.7 結(jié)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含骨架氮/碳雜原子分子篩
2.1 引言
2.2 微孔含氮分子篩
2.2.1 合成
2.2.2 結(jié)構(gòu)表征
2.2.3 表面性質(zhì)
2.2.4 催化性能
2.2.5 氮取代機理
2.3 微孔含碳分子篩
2.3.1 合成
2.3.2 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
2.4 介孔含氮分子篩
2.4.1 合成
2.4.2 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
2.4.3 應用
2.4.4 氮取代機理
參考文獻
第3章 有序介孔碳
3.1 嵌段共聚物與碳源前驅(qū)物之間的匹配性
3.2 介孔碳材料的形貌控制
3.3 雜化介孔碳(基)材料
3.4 介孔碳材料的大規(guī)模生產(chǎn)
3.4.1 納米澆注法
3.4.2 表面活性劑自組裝法
參考文獻
第4章 手性介孔材料
4.1 引言
4.2 螺旋結(jié)構(gòu)介孔材料概述
4.3 手性介孔材料的合成
4.3.1 手性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機理
4.3.2 手性介孔材料的功能化
4.3.3 生物分子礦化合成手性介孔材料
4.4 手性介孔材料的介觀結(jié)構(gòu)和形貌
4.5 手性介孔材料中的多級螺旋結(jié)構(gòu)
4.6 手性介孔材料中的分子印跡和超分子印跡
4.7 手性介孔材料的光學活性誘導性能
4.8 結(jié)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 非氧化硅介孔材料
5.1 引言
5.2 介孔金屬氧化物和含氧酸鹽
5.2.1 表面活性劑自組裝路線
5.2.2 納米澆注路線
5.3 介孔金屬
5.3.1 真液晶模板機理
5.3.2 納米澆注法
5.4 介孔硅基高溫陶瓷
5.4.1 納米澆注法
5.4.2 基于嵌段共聚物自組裝的直接合成法
5.5 介孔非金屬氮化物
5.5.1 介孔BN和BCN材料
5.5.2 介孔氮化碳材料
5.6 介孔金屬硫化物
5.6.1 真液晶模板
5.6.2 納米澆注路線
5.7 介孔金屬氮化物
5.8 介孔金屬碳化物
5.9 介孔金屬氟化物
5.10 結(jié)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 大孔徑有序介孔材料
6.1 引言
6.2 新型兩親性嵌段共聚物模板劑的特點及其設(shè)計合成方法
6.3 大孔徑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合成
6.3.1 合成方法
6.3.2 介孔孔徑的調(diào)節(jié)
6.3.3 可調(diào)的介觀結(jié)構(gòu)
6.3.4 具有雙孔結(jié)構(gòu)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硅材料
6.4 大孔徑介孔金屬氧化物
6.4.1 介孔二氧化鈦(TiO2)
6.4.2 介孔氧化鋁(Al2O3)
6.4.3 介孔二氧化鈰(CeO2)及二氧化鋯(ZrO2)
6.4.4 介孔氧化鈮(Nb2O5)、五氧化二鉭(Ta2O5)等
6.4.5 介孔二氧化錫(SnO2)
6.4.6 介孔氧化鐵(Fe2O3)
6.4.7 介孔氧化鎢(WO3)和氧化鉬(MoO3)
6.4.8 其他介孔金屬氧化物(IrO2、RuO2、HfO2)
6.5 大孔徑介孔碳
6.6 大孔徑介孔金屬
6.7 大孔徑介孔材料的應用
縮寫
參考文獻
第7章 多孔有機材料
7.1 多孔有機材料簡介
7.1.1 多孔有機材料的發(fā)展歷程
7.1.2 多孔有機材料的設(shè)計合成
7.1.3 多孔有機材料的表征
7.1.4 多孔有機材料的應用
7.2 多孔有機材料的分類
7.2.1 超交聯(lián)聚合物(HCPs)
7.2.2 自具微孔聚合物(PIMs)
7.2.3 共軛微孔有機聚合物(CMPs)及其類似物
7.2.4 共價有機框架(COFs)材料
7.2.5 其他多孔有機材料
7.3 多孔有機材料的應用
7.3.1 氣體吸附
7.3.2 多相催化
7.3.3 有機光電
7.3.4 其他應用
7.4 結(jié)論與展望
縮寫
參考文獻
彩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