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在線讀書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
傳記
歷史人物
20位民國文化大師的閱世心得
20位民國文化大師的閱世心得
定 價:
¥35.00
作 者:
呼志強 編
出版社:
中國紡織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傳記 歷史人物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28.00)
當當網(wǎng) (¥26.30)
ISBN:
9787506496025
出版時間:
201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我們從呱呱墜地開始就需要不斷地從書本中、生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作為我們生命的養(yǎng)分。缺少偉大精神滋養(yǎng)的靈魂是貧弱的、平庸的,而心靈導師的選擇在生命中無疑具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0位民國文化大師的閱世心得》精選20位民國文化大師回憶文章中的精彩片段,這些碎屑凝聚了大師們的生活情趣、情感和智慧,字字句句都是卓越思想的結晶。借助大師的思想與智慧之光,讓我們重溫過去、思索未來吧!
作者簡介
呼志強,燕趙人士,客居香山。與書為友,以文結緣。投身出版,涉獵廣泛,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編著過《微歷史?風華唐朝》、《歷史不忍細嚼》、《國學其實很有趣兒》、《想問就問吧》等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人之初——勸君惜取少年時
古人有妙聯(lián):“好(三聲)讀書時不好(四聲)讀書;好(四聲)讀書時不好(三聲)讀書”,它告訴我們青春年少的重要。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時光呢?歷數(shù)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樹者,無不惜時如金。魯迅、朱自清、徐志摩、傅斯年等,從他們的回憶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們都是惜時如金的。很多人的少年光景錯失在成長途中,過去已不可得,為了不再留有遺憾與后悔,就讓我們珍惜眼下的時光吧!
蔡元培:《我青年時代的讀書生活》/
梁啟超:《我之為童子時》/
夏丏尊:《我的中學生時代》/
朱湘:《我的童年》/
鄒韜奮:《我的母親》/
郁達夫:《水樣的春愁》/
徐志摩:《孩提時最怕的兩件事》/
……
第二章生活跡——皇天有運我無時
人生就像一場戲,生活中有無耐,也有輝煌,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決定了生活對你的影響。不要抱怨生活,當年梁啟超在日本因為貧困睡過地板;不要抱怨前程,魯迅
為了志向把辮子留在了日本;不要埋怨心不堅定,李叔同曾經(jīng)斷食修煉……
生活中有苦也有樂、有喜也有悲、有得也有失,擁有一顆達觀、開朗的心,就會使平凡暗淡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
梁啟超:《給女兒思順的信》/
梁啟超:《在徐志摩、陸小曼婚禮上的訓詞》/
魯迅:《我的第一位師傅》/
魯迅:《辮子留存日本》/
蔡元培:《蔡元培自傳》/
夏丏尊:《談吃》/
許地山:《牛津的書蟲》/
……
第三章工作途——吾輩豈是蓬蒿人
有人說“上班就像舊社會的婚姻,明明不喜歡卻還要在一起長相廝守”。對于工作,很多人不是很喜歡,但是迫于生計,也要去做。那舊社會的上班族是什么樣的狀況呢?當年,朱自清為了糊口也曾到春暉教學。工作不只是我們“營生”的手段,也是我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平臺——郁達夫與創(chuàng)造社,戴望舒與《星座》副刊,他們就是把興趣與職業(yè)結合起來,取得了大的成就。干一行愛一行,既然工作著,就把它做好吧!
梁啟超:《在與司法部部員舉行的談話會的講話》/
蔡元培:《不肯再任北大校長的宣言》/
夏丏尊:《緊張氣氛的回憶》/
戴望舒:《十年前的〈星島〉和〈星座〉》/
鄒韜奮:《一種有趣味的工作》/
郁達夫:《我的寫作》/
徐志摩:《編輯副刊》/
……
第四章伉儷情——一寸相思一寸灰
人世間最寶貴的有三情——親情、友情和愛情。孤家寡人一個,除了權勢、地位,一無所有,這樣的人有何幸??裳裕窟@不僅在現(xiàn)代,在民國時期也如此,如嚴復、
蔡元培、郁達夫、徐志摩等,他們與妻子之間也是珠聯(lián)璧合、伉儷情深,看看嚴復的《與夫人朱明麗書》,蔡元培的《挽夫人王昭聯(lián)》,郁達夫的《初識王映霞之時》,還有風流才子徐志摩的《愛眉小札》,無一不流露出他們對另一半的真情實感,如今讀來,尤為感動!
嚴復:《與夫人朱明麗書》/
梁啟超:《寫給夫人李蕙仙的信》/
蔡元培:《挽夫人王昭聯(lián)》/
蔡元培:《祭亡妻黃仲玉》/
朱湘:《寄霓君》/
許地山:《旅印家書》/
徐志摩:《徐志摩張幼儀離婚通告》/
……
第五章憶父母——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世間很多東西都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失去,后悔、懊惱、愧疚也于事無補,孝敬父母更是如此。當我們擁有了可以孝順父母的能力的時候,有的父母已經(jīng)吃不動也穿不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經(jīng)遠離了塵世。在這個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順是不能等待的。
趁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多為父母做點事,用實際的行動來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和感激,而不要總是把愛埋在心里??纯创髱煹幕貞浉改傅奈恼?,珍惜身邊的父母恩情吧!
聞一多:《致父母親》/
鄒韜奮:《我的母親》/
石評梅:《母親》/
石評梅:《爆竹聲中的除夕》/
蕭紅:《永遠的憧憬和追求》/
蕭紅:《感情的碎片》/
蕭紅:《鍍金的學說》/
……
第六章念舊友——勸君更進一杯酒
生命里或許可以沒有感動、沒有成功,也可以沒有其他的東西,但不能沒有朋友。
夏丏尊與弘一和尚相交,朱自清與葉圣陶的相知,劉半農(nóng)與弟弟劉天華的親情,無一不是友情的楷模。
朋友也許只是你生命中某段時間的一個過客,但因為這份緣起緣滅,使得生命變
得更加美麗起來,朋友的情感更加生動和珍貴。即使沒有將來又有何妨?至少,曾經(jīng)我與你一起走過朋友的路。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魯迅:《范愛農(nóng)》/
蔡元培:《記魯迅先生軼事》/
蔡元培:《劉半農(nóng)先生不死》/
夏丏尊:《我的畏友弘一和尚》/
朱湘:《夢葦?shù)乃馈?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
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風格》/
……
第七章友朋書——盡日傷心人不見
在交通、通信不發(fā)達的時代,書信是最便捷和最普及的文字交流媒介,朋友間多通過書信交往,從中品味出朋友的真誠、睿智與高明。
當今,網(wǎng)絡、電話、短信憑借它的方便快捷優(yōu)勢幾乎代替了書信,那些書信傳情的日子也一去不復返。過去了的書信時代,過去了的紙筆時代,過去了的友朋書!
再品讀一下那些大師來往的書信吧,它們依舊魅力無窮,令人百讀不厭。
嚴復:《與張百熙書》/
魯迅:《個人獲獎與改造國民性的關系——致臺靜農(nóng)》/
魯迅:《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致〈文學月報〉編輯的一封信》/
蔡元培:《致孫中山電》/
戴望舒:《致艾青》/
梁遇春:《寄給一個失戀人的信(一)》/
錢玄同:《回語堂的信》/
……
第八章眾生像——可憐身上衣正單
黃包車、命相家、叫賣聲、打彈子……那些舊日人們很熟悉的生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已經(jīng)從人們眼中消失了,只是有些老年人聚在一起的時候,成為他們懷舊的話題。
過去人們生活條件差,住不好,吃不飽,和現(xiàn)在比是天壤之別,我們從那些大師
的文章中一窺過去生活的鱗爪,感嘆之余,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不管人生將來怎么樣,都要認真對待每一天。
夏丏尊:《黃包車禮贊》/
夏丏尊:《命相家》/
梁遇春:《談“流浪漢”》/
劉半農(nóng):《好聰明的北平商人》/
劉半農(nóng):《謹防扒手?。?!》/
劉半農(nóng):《老實說了吧》/
徐志摩:《泰戈爾來華》/
傅斯年:《汪賊與倭寇——一個心理的分解》/
……
第九章教育談——為誰辛苦為誰甜
教育乃千秋之大業(yè),中華民族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而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民國時期是最燦爛的時期之一,也是現(xiàn)在教育界比較推崇的時期。
說到民國教育,大家就會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燦若群星的大師:嚴復提倡讀經(jīng),梁啟超曾談到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劉半農(nóng)提倡人格教育,鄒韜奮提倡國文課的推廣……通過他們,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民國教育的成功之處,其中有很多值得如今的人們借鑒和學習。
嚴復:《論教育與國家之關系——在環(huán)球中國學生會演說》/
梁啟超:《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
蔡元培:《教育界之恐慌及救濟方法》/
蔡元培:《在愛丁堡中國學生會及學術研究會歡迎會演說詞》/
錢玄同:《青年與古書》/
劉半農(nóng):《我眼睛里所看見的孔德學?!?
鄒韜奮:《大聲疾呼的國文課》/
傅斯年:《教育崩潰之原因》/
……
第十章學術辨——雛鳳清于老鳳聲
辯論學源于希臘,當時有著自由論辯的風尚,這種風氣也促進了希臘的學術發(fā)展。在學術問題的研究中,辯論是在所難免的。在辯論中折中別人的觀點,不是大師,只
是老師。看看民國大師們的學術辯解,語言犀利,論據(jù)老道,這才是真正的大師范兒。
拉開時空的距離,今天看來,民國當時雖體系薄弱,學術蕪雜紛亂,但大師們有見地、有血性、有創(chuàng)造力,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頗有建樹,并不落后于現(xiàn)代。
嚴復:《天演論》自序/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魯迅:《革命時代的文學——在黃埔軍官學校講》/
夏丏尊:《對了米萊的〈晚鐘〉》/
夏丏尊:《蟋蟀之話》/
李叔同:《切莫誤解佛教》/
聞一多:《電影是不是藝術?》/
許地山:《近三百年來底中國女裝》導言/
……
第十一章隨感錄——不記人間落葉時
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我們忽略了很多,失去了對生活的感悟,失去了對自己、對他人的關注。來去匆匆的忙碌,讓我們無時所感。忽略了“生命的力量”,更體會不到“思想的偉大”。
人生活在世間,不能是一具毫無情趣、毫無理念的軀殼,抽出一些時間看看大師們的人生感悟,大師們是如何感悟晚夏的花與葉,感悟冬日的初雪,感悟生命的璀璨,感悟人生的繽紛……
梁啟超:《在東南大學課畢做告別演講》/
魯迅:《“給我一條光”》/
魯迅:《老調(diào)子已經(jīng)唱完——在香港青年會講》/
魯迅:《我的遺囑:死》/
蔡元培:《我的讀書經(jīng)驗》/
夏丏尊:《早老者的懺悔》/
夏丏尊:《阮玲玉的死》/
……
第十二章悟人生——爾曹身與名俱滅
世人總以為外面的世界很寬、很大,而不知內(nèi)心的世界更大、更寬。
人生的長度是有限的,你我都不能拓展生命的長度,那我們只能增加生命的寬度。
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就是增加了生命的寬度。
所以我們都要努力地活,認真地活,活好我們的每一天。你的人生你掌控,你的人生你做主,你的人生你負責。做好自己人生的主人,做自己命運的掌舵者。當某一天我們離開時,就可以說:這個世界我來過。
嚴復:《遺囑》/
梁啟超:《學問之趣味》/
蔡元培:《中國大學四周年紀念演說詞》/
李叔同:《泉州開元慈兒院講錄》/
梁遇春:《“春朝”一刻值千金》/
朱湘:《說詼諧》/
朱自清:《匆匆》/
……
第十三章抗戰(zhàn)記——我以我血薦軒轅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許多文人悲憤于國土淪喪,強敵入侵,痛恨自己不能效命疆場殺敵報國,只好以筆為刀槍,和日本鬼子及漢奸進行搏斗,有的還獻出了寶貴生命。
這些可敬的文化勇士,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大義凜然、不屈不撓地以自己所能盡力的方式,抗擊了日寇,伸張了民族正氣。他們堅持捍衛(wèi)真理,不為強暴所屈,用鮮血書寫了中國文化史、抗戰(zhàn)史上的一頁。
鄒韜奮:《上海血戰(zhàn)抗日記》/
鄒韜奮:《至忠極勇的前線戰(zhàn)士——前線慰勞觀感之一》/
郁達夫:《滬戰(zhàn)中的生活》/
朱自清:《北平淪陷那一天》/
傅斯年:《日寇與熱河平津》/
傅斯年:《中國人做人的機會到了》/
傅斯年:《我替倭奴占了一卦》/
……
第十四章論國事——豈因禍福避趨之
中國自古以來,文人與政治的關系一直是剪不斷理還亂:是“獨善其身”還是“兼濟天下”?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但是,中國文人無論在朝還是在野,都一
直沒有忘記“文人論政”的本分之責。政治家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一定的認識,也樂于通過文人論政的通道與民意互動。
民國時期,那些文化大師們以國事為己任,以國運為己任,撰文揭露黑暗,抨擊丑惡,大力弘揚了中國文人的精神品格。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梁啟超:《暗殺之罪惡》/
梁啟超:《上大總統(tǒng)書》/
蔡元培:《日本對華政策》/
李叔同:《誅賣國賊——不殺熊希齡,不能救吾國》/
聞一多:《給西南聯(lián)大的從軍回校同學講話》/
鄒韜奮:《怎樣恢復我們的民族精神》/
……
第十五章評社會——東來西去人情薄
雨果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逼鋵?,知識分子更是社會的良心。一個社會或國家有著一群有強烈的正義感與勇氣的知識分子,將是劈斬邪惡黑爪的利劍。文人可以安貧守道,可以隨遇而安,可以不趨炎附勢,但是不能脫離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文人的眼睛不僅要看到不合理,還要把它說出來,這個責任只能文人擔當。文人有話語權,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文人對社會更大的責任在進諫,看看那些民國大師激昂慷慨的品論,我們就看到了文化大師對社會的良心。
魯迅:《花邊文學》序言/
蔡元培:《洪水與猛獸》/
蔡元培:《三八婦女節(jié)演說詞》/
夏丏尊:《中國的實用主義》/
夏丏尊:《論單方面的自由離婚》/
李叔同:《廣告叢談》/
鄒韜奮:《留學熱中的冷靜觀》/
……
第十六章在旅途——夜半鐘聲到客船
人一生的歷程,就是一路不停地出行,在這出行中或悲歡、或沉浮。梁啟超的夏威夷游記,戴望舒的航海日記,朱自清在夏日的揚州,鄒韜奮到香港的旅程……他們行走在人生的旅程,感悟到了人生的繁雜,有的是快樂,有的是愁悶。人們也許掌握不了前程,但可以掌握自己的快樂。旅途之中,不要讓自己的心情擱淺,讓快樂開放成歲月的鮮花。因為,人生之中,或走或停,都是風景。
梁啟超:《夏威夷游記》/
戴望舒:《航海日記》/
戴望舒:《在一個邊境的站上——西班牙旅行記之三》/
鄒韜奮:《到香港以后》/
許地山:《旅印家書》/
郁達夫:《閩游雜記》/
石評梅:《武昌的名勝》/
……
第十七章列國志——風物長宜放眼量
民國時期的留學熱潮絕不亞于今日。正是民國前后的留學熱潮造就了中國近代史的人才儲備庫。負笈海外的學子們,個個都是經(jīng)過千挑萬選的精英,出國后也毫不遜色。當時的人們也通過他們的文章,了解了外國的風采:戴望舒眼中的波蘭,鄒韜奮的巴黎見聞,郁達夫在日本的生活,徐志摩的巴黎印象……
漂洋過海的那一代人已經(jīng)漸漸遠離,但我們?nèi)钥梢詮乃麄兊奈恼轮懈惺艿剿麄內(nèi)?br />
格的偉岸。他們是學貫中西、兼容世界文明的一代新型知識分子群體,在中國走向近代化的過程中,他們的功績不可磨滅。
梁啟超:《新大陸游記》/
夏丏尊:《日本的障子》/
戴望舒:《再生的波蘭》/
鄒韜奮:《巴黎的特征》/
郁達夫:《日本的文化生活》/
徐志摩:《巴黎的鱗爪》/
……
附錄:20位民國文化大師生平及成就簡介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01
簡讀蔡元培
01
簡讀蔡元培
02
簡讀阿奎那
02
簡讀阿奎那
03
簡讀德里達
03
簡讀德里達
04
道光傳
04
道光傳
05
簡讀李叔同
05
簡讀李叔同
06
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
06
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王世貞…
07
朱棣傳
07
朱棣傳
08
簡讀顧頡剛
08
簡讀顧頡剛
09
文韜武略:唐太宗傳
09
文韜武略:唐太宗傳
10
簡讀焦竑
10
簡讀焦竑
掃描二維碼
關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