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日本佛教學者大村西崖用漢語撰寫的密教史書,1918年出版時,書名由我國著名學者羅振玉題書。日本在漢語用詞習慣上與我國略有差異,如本書“發(fā)達”一詞,即等同現代漢語的“發(fā)展”。故《密教發(fā)達志》,即密教發(fā)展史。書中從古印度密教起源談起,進而敘述了密教在中國的傳入、傳播與發(fā)展,乃至宋元時期密教在中國式微而在日本漸興。本書堪稱古代密教史最完整之巨著,幾乎對所有密教典籍,都詳加考證,述其梗概,辨其真?zhèn)?,尤其是對唐代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所傳胎藏、金剛兩部大法,史料考證更為詳盡。印度密教可分為早、中、晚三期,都已傳入中國。早期密教,又稱雜密,即雜部密教之義,指由化身佛釋迦佛及等流身之菩薩聲聞天人顯說于佛教經典各部中的密法及陀羅尼密咒等。中期密教,又稱純密,即純正密教之義,指由法身佛大日如來所傳密宗胎藏、金剛兩部大法及兩部根本經典《大日經》、《金剛頂經》(由金剛薩埵結集)傳出后之密教。晚期密教,亦為純密,指印度那爛陀寺及超戒寺后期發(fā)展起來的金剛乘、時輪乘的密教;后傳至中國西藏,成為藏密。本書所述僅為早期密教和中期密教,不包括晚期密教。且作者對晚期密教的認識較為偏激。由于本書作者著重以世俗歷史考據的學術角度來研究密教史,故其某些觀點結論并未得到教內的認同。吳信如居士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即將此書列入出版計劃。此次出版,編者在原著基礎上增加了標題、注釋及標點,并對個別生僻字句作了調整,以方便讀者閱讀。參加編校工作的還有岳小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