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納蘭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并稱“清詞三大家”。納蘭性德生于天潢貴胄之家,父親為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明珠。年少聰穎過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后授三等侍衛(wèi),循進一等,武官正三品??滴醵哪辏?685年),因寒疾與世長辭,時年三十一歲。納蘭性德的一生十分短暫,但存世作品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賦一卷、詩詞各四卷、經解序三卷、文二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納蘭性德的主要成就是填詞。今存詞349首,刊印為《飲水集》、《側帽集》,后多稱《納蘭詞》。其詞清新優(yōu)雅,廣為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