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第一章 同濟求學
“母親挑不動了,就分一點給我”
“還是結構比較奧妙”
辦法總比困難多
第二章 留學德國
爭取到洪堡獎學金
“我們騎車去贛州”
“到了達姆施塔特,我已是兩袖清風了”
“抵德一個月,獲準直接攻讀博士”
跟隨克勒佩爾做鋼結構
贏得“懸索橋李”稱號
獲“特許任教工學博士”學位
“聽到大批的飛機和雷鳴般的爆炸聲”
第三章 回到同濟
大使說:中國留學生可以經由法國回國
修理外白渡橋
主持土木系系務
市長掉進水溝里
“李校長早就是我們的戰(zhàn)友了!”
院系調整中的李國豪
“1955年開始”
第四章 動蕩歲月里
擔任武漢長江大橋顧問
通車那天,大橋晃動起來……
猜疑、沖擊和光環(huán)一起來
設法保護弟子項海帆
南京長江大橋,中國自己建
武漢長江大橋為何晃動?
縫紉機變身試驗臺
“多用的40¨DO噸鋼沒有必要”
濱州黃河橋工地勞動
第五章 復興同濟
先進表彰會上當選校長
同濟開始“兩個轉變”
34年后,再次踏上德國土地
獲得“歌德獎章 ”
“高中初結合”與“四條腿落地”
“兩個轉變”的速度驚人
名譽校長
百年同濟:與祖國同行
第六章 杰出的教育家
“科研就像到陌生的城市,先找‘地圖一’”
新時期,同濟抗震研究從唐山開始
抗震研究,捧回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風洞,越建越多”
“我們的工作是站在巨人的肩上進行的”
結構理論研究結出豐碩成果
“研究課題要有工程背景”
“要有國際化視野”
大跨度橋梁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
老同濟人眼里的李校長
桃李滿天下
第七章 戰(zhàn)略科學家
南京大橋,李國豪提出鋼桁梁方案
科協(xié)主席李國豪:“對寶鋼事業(yè),歷史將會作證”
“水源問題,主要聽了李國豪教授的意見”
“發(fā)揮專家的作用,將會產生多么巨大的經濟效益”
“南浦大橋,中國人可以自己建”
“讓外國人在虎門造橋是不可想象的”
“海上波濤翻卷,到了那里就風平浪靜了”
“絕不能盲目爭什么世界第一”
第八章 政協(xié)主席
“老李,保持你過去的風格!”
“平反摘帽、落實政策工作要加快進度”
“我看就在原址建大樓”
“大家一起努力辦好《政協(xié)報》”
成立“政協(xié)之友社”
第九章 晚霞滿天
闊別44年后,再回老家
“既是大學又是研究院”
建橋名譽校長
“我認為正確而有意義的生活是……”
“每隔一步放一塊大石頭,人就能過河了”
“顧問,既顧又問”
蘇通大橋:“建設長江口越江通道非常之迫切”
學術界,他愛做“橋梁”
長壽其實有秘訣
李國豪生平大事年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