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都是影評家的年代,君不見很多影評寫得比電影本身還精彩。但是,這《焦雄屏的電影天地》,沒有機靈俏皮繁花似錦的文字,沒有故作高深如墮霧中的分析,更沒有專業(yè)乏味動輒理論的剖析。作為一位電影學者、影評家、劇作家、制片人,一位出入各大影展,將中國電影帶到世界舞臺的幕后推手,一位“追尋歷史的電影工作者”,她選擇用最樸實、溫暖而有靈魂的文字,為我們戳穿娛樂大國的迷思,痛省創(chuàng)意與文化的沉淪,展現大華語紀元電影業(yè)的產業(yè)走向與前景;直指娛樂圈造神運動的荒謬和媒體價值取向的偏頗;解讀聲電光影中映照的文化隔閡、移植與碰撞;帶著“午夜巴黎”似的懷想,追憶那些可歌可泣可愛可敬的奇才、電影人、藝術家和昔日巨星;以第一身的經歷講述電影節(jié)啟示錄,娓娓道來戛納街頭發(fā)須花白、拄著拐杖的老影評人,奧斯卡的老驥伏櫪,圣保羅的熱烈,俄羅斯的風情……主題看似寬泛而駁雜,但其實她所積極努力探求的一切,就是讓眾人的關注回歸電影本身,讓神奇魔盒后迷人的第七藝術,在中國綻放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