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國廣播影視領域版權保護法制現狀及其改革
一、廣播影視領域版權法制發(fā)展的動力
(一)面臨的國際壓力
(二)國內的法律需求
(三)應對科技發(fā)展的調整
二、我國廣播影視領域版權保護的法制現狀
(一)法制發(fā)展
(二)執(zhí)法狀況
三、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一)采取逐步加強版權保護的漸進策略
(二)廣播影視版權保護對象的界定
(三)網絡廣播組織的法律定位
(四)廣播電視主體版權內容的完善
(五)視聽作品版權保護期的延長
(六)加強互聯網版權保護
(七)法律救濟與制裁制度的完善
第二章 廣播影視領域版權保護的國際經驗
一、西方國家廣播影視領域版權制度的歷史發(fā)展
(一)電影技術與西方國家的版權制度
(二)廣播電視技術與西方國家的版權制度
(三)錄音錄像技術與西方國家的版權制度
二、美國廣播影視領域版權保護的基本制度與經驗
(一)美國廣播影視產業(yè)中的版權客體
(二)美國廣播影視產業(yè)中的版權主體及版權歸屬
(三)美國廣播影視產業(yè)中版權的具體內容
(四)美國廣播影視產業(yè)中版權的限制與例外
(五)美國版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則
三、歐盟廣播影視領域版權保護的基本制度與經驗
(一)歐盟版權保護的基本法律框架
(二)歐盟廣電領域中版權保護的基本制度
四、廣播影視領域版權保護的國際公約
(一)《羅馬公約》
(二)《錄音制品公約》
(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
(四)《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與錄音制品條約》
第三章 我國廣播影視領域的版權構成與產業(yè)化改革對版權保護的影響
一、廣播影視領域的版權客體及其權利歸屬
(一)廣播影視領域版權保護的客體
(二)廣播影視領域特殊作品的界定
(三)廣播影視領域作品的版權歸屬
二、廣播影視領域的版權內容及其限制
(一)廣播影視領域版權人的權利
(二)廣播影視領域的著作鄰接權
(三)廣播影視領域版權的限制
三、其他特殊的版權保護問題
(一)“三網融合”與版權保護
(二)衛(wèi)星電視信號的版權保護問題
四、廣播影視產業(yè)化改革對版權保護的影響
(一)廣播影視產業(yè)及相近概念的含義
(二)廣播影視產業(yè)化進程對版權保護的影響
第四章 廣播影視領域版權保護中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
一、網絡環(huán)境對版權保護的沖擊
二、版權保護的擴張與網絡自由的沖突
三、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及其限制
(一)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直接責任
(二)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間接責任
(三)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的限制
四、網絡版權侵權與“三振條款”立法
(一)版權法制“三振條款”的立法背景
(二)國外“三振條款”的立法情況
(三)“三振條款”的比較分析
(四)“三振條款”立法對我國的啟示
第五章 廣播影視領域中的版權技術保護措施
一、技術保護措施的基本應用
(一)技術保護措施的界定
(二)技術保護措施的主要類型
(三)影視版權保護領域技術保護措施的發(fā)展現狀
二、技術保護措施立法的發(fā)展
三、技術保護措施對傳統(tǒng)版權制度的沖突
(一)公共領域的縮減
(二)合理使用機制受限制
(三)技術保護措施的法律平衡機制
四、我國技術保護措施立法的完善
(一)制定專門的《版權技術措施保護實施條例》
(二)合理界定技術保護措施的內涵
(三)設置適度的法律責任體系
(四)技術保護措施法律制約機制的建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