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名家論李宗吾與《厚黑學》/1
一、近代新圣人李宗吾/林語堂/3
二、被忽略的大師/柏楊/5
三、厚道的“厚黑教主”/南懷瑾/10
四、戰(zhàn)天教主/張默生/13
五、新印《厚黑教主傳》述源/李敖/16
六、孤傲寂寥李宗吾/寒爝/18
第一部 厚黑學/1
自序一/3
自序二/4
自序三/6
一、緒論/7
二、厚黑學論/9
三、厚黑經/13
四、厚黑傳習錄/16
五、結論/22
附:古文體原版《厚黑學》/23
第二部 厚黑叢話/27
自序/ 29
致讀者諸君/31
厚黑叢話卷一/33
厚黑叢話卷二/ 47
厚黑叢話卷三/65
厚黑叢話卷四/ 79
厚黑叢話卷五/101
厚黑叢話卷六/119
第三部 厚黑別論/137
自序/139
一、我對于圣人之懷疑/141
二、怕老婆的哲學/148
三、六十晉一妙文/153
四、考試制之商榷/156
五、吊打校長奇案/180
第四部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197
自序一/199
自序二/201
一、性靈與磁電/203
二、孟荀言性爭點/208
三、宋儒言性誤點/214
四、告子言性正確/220
五、心理依力學規(guī)律而變化/228
六、人事變化之軌道/233
七、世界進化之軌道/239
八、達爾文學說之修正/244
九、克魯泡特金學說之修正/249
十、我國古哲學說含有力學原理/254
十一、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采用合力主義/262
第五部 社會問題之商榷/267
自序/269
一、公私財產之區(qū)分/271
二、人性善惡之研究/ 274
三、世界進化之軌道/285
四、解決社會問題之辦法/ 292
五、各種學說之調和/304
第六部 中國學術之趨勢/309
自序/311
一、老子與諸教之關系/313
二、宋學與蜀學/336
三、宋儒之道統(tǒng)/345
四、中西文化之融合/354
第七部 宗吾自述/367
一、迂老自述/369
二、我的思想統(tǒng)系/386
三、親訪宗吾答客問/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