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之家》是屠格涅夫六部長篇小說系列中的第二部,是其中最為優(yōu)美動人的一部,寫于1859年。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愛情小說,也是一部深刻反映時代的社會小說。其中每一個人物的命運,他們的愛情經歷與悲歡離合,都和他們所處的時代和歷史現實緊密相關。作品中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都具體地表現出時代和歷史的烙印,他們在戀愛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點和利害考慮,都是人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一種人性表現。藝術的形象思維的產品能夠達到如此高度的思想概括程度,在世界文化史上并不多見。因此,這部小說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不朽的經典。《前夜》是屠格涅夫六部長篇小說中的第三部,是他的小說中反映現實最及時、最迅速的一部;同時,它也和《貴族之家》-樣,不僅深刻地反映現實,而且極其優(yōu)美動人。它寫于1860年,而1861年沙皇政府就在客觀形勢的逼迫下宣布了“農奴改革”,因此,作家所描寫出的恰恰是俄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變革的“前夜”,女主人公葉琳娜身上所體現出的,正是當時整個俄國社會的精神覺醒和爭取自由、爭取解放的渴望心情。葉琳娜所鐘情的平民知識分子英沙羅夫,是一個保加利亞革命家,他性格堅定、目標明確,心頭充滿著民族解放的激情,這正是當時俄國一些具有民主主義意識的青年人所共同擁有的思想特征。這種自覺的英雄人物,正是當時俄國社會所迫切需要的人。這個人物形象身上體現了19世紀50年代末俄國社會前進的方向,表明解放運動的主導力量已經逐漸由少數出身貴族的革命者轉為平民出身的知識分子。小說發(fā)表后,俄國的革命民主主義批評家杜勃羅留波夫立刻寫了他那篇著名的文章《真正的白天何時到來?》,他激動而興奮地寫道:“我們不會等待很久的?!耙闺x開,隨之而來下一天總是不遠的??偣仓挥幸灰怪舭?!……”他這話等于是說,俄國社會馬上就會發(fā)生革命性的變動,而屠格涅夫的小說正是在預言這種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