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研究的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貝克特的生存體驗與戲劇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貝克特與愛爾蘭
一、成長與游歷
二、愛爾蘭文藝復興
三、邊緣人體驗
第二節(jié) 貝克特與二戰(zhàn)
一、投筆從戎
二、反思與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貝克特與巴黎
一、現(xiàn)代藝術的浸潤
二、貝克特與喬伊斯
三、頓悟
四、《等待戈多》的成功
第四節(jié) 冷峻的思考者
一、創(chuàng)新意識
二、政治訴求
三、對存在的追問
第二章 貝克特戲劇的時代投射
第一節(jié) 荒誕的時代
一、西方文化危機
二、全面異化的世界
三、解讀荒誕
四、與存在主義的糾葛
第二節(jié) 荒蕪的世界
一、肌體衰退
二、人文景觀的惡化
三、不可抗拒的時間
四、精神的沉寂
第三節(jié) 傾覆的基督
一、現(xiàn)代人的原罪
二、記憶的羈絆
三、向死而生
四、自我救贖
第四節(jié) 貝克特的宇宙觀
一、生命循環(huán)
二、直面人生
三、虛無的積極意義
四、主客體的融合
第三章 貝克特戲劇的文本建構
第一節(jié) 消解的悲劇英雄
一、斷續(xù)的自我
二、去性別化
三、碎片化
四、消解的人
第二節(jié) 反傳統(tǒng)的敘事模式
一、情節(jié)邊緣化
二、幽默敘事
三、簡約主義
四、非理性敘事
第三節(jié) 多重的語言營構
一、解構語言邏輯
二、重建能指與所指關系
三、能指的非聯(lián)想性
四、雙語寫作
第四節(jié) 非理性的形式
一、表現(xiàn)混亂
二、形式即內容
三、亂中有序
第四章 貝克特戲劇的美學觀照
第一節(jié) 悲喜劇性
一、界限的消弭
二、悲劇意識
三、喜劇智慧
四、悲喜劇蘊涵
第二節(jié) 否定意蘊
一、不確定性
二、貧困的藝術
三、缺失美
四、否定的價值
第三節(jié) 超民族性
一、愛爾蘭性
二、歐洲化
三、貝克特的世界性
第四節(jié) 戲劇精神
一、人文關懷
二、倫理標示
三、超越精神
四、戲劇之魂
余論
一、戲劇的隱喻
二、不朽貝克特
參考文獻
附錄 貝克特戲劇作品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