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論
1.1 計算機發(fā)展歷史
1,1.1 計算機的起源
1.1.2 計算機的歷史
1.1.3 計算機新技術
1.2 計算模型
1.2.1 圖靈與圖靈機模型
1.2.2 馮·諾依曼計算機
1.2.3 哈佛結構
1.2.4 量子計算機
1.2.5 生物計算機
1.3 計算機系統(tǒng)
1.3.1 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
1.3.2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1.3.3 計算機工作過程
1.3.4 典型計算機系統(tǒng)
1.4 計算機文化和計算思維
1.4.1 計算機文化
1.4.2 計算思維
1.5 計算機的應用及其發(fā)展前景
本章小結
習題1
第2章 計算機硬件基礎
2.1 理解0與1
2.1.1 《易經》中的0和1
2.1.2 電路中的0和1
2.1.3 計算機中的0和1
2.2 計算機中的數制及其運算
2.2.1 數制的概念
2.2.2 常用數制
2.2.3 各種數制間的轉換
2.2.4 二進制數的算術運算與邏輯運算
2.3 數據的存儲與表示
2.3.1 存儲單位及存儲容量
2.3.2 原碼、反碼和補碼
2.3.3 整數的存儲
2.3.4 實數的存儲
2.3.5 字符編碼
2.3.6 漢字編碼
2.3.7 多媒體數據的表示
2.4 數據壓縮
2.4.1 普通數據的壓縮
2.4.2 圖像的壓縮
2.5 計算機硬件組成
2.5.1 計算機硬件結構
2.5.2 中央處理器
2.5.3 存儲器
2.5.4 輸入設備
2.5.5 輸出設備
本章小結
習題2
第3章 計算機軟件基礎
3.1 計算機軟件概述
3.2 操作系統(tǒng)概述
3.2.1 操作系統(tǒng)的概念
3.2.2 操作系統(tǒng)的發(fā)展
3.2.3 虛擬化技術
3.2.4 常見的操作系統(tǒng)
3.2.5 移動操作系統(tǒng)
3.3 操作系統(tǒng)的組成
3.3.1 進程管理
3.3.2 存儲器管理
3.3.3 文件管理
3.3.4 設備管理
3.3.5 用戶界面
3.4 操作系統(tǒng)的命令行操作
3.4.1 命令行
3.4.2 批處理
3.4.3 輸入/輸出重定向
3.5 辦公軟件
3.5.1 文字處理
3.5.2 電子表格
3.5.3 演示文稿
本章小結
習題3
第4章 算法基礎
4.1 算法的基本概念
4.1.1算法的起源
4.1.2 算法的定義和特性
4.2 算法的3種結構
4.3 算法的表示
4.3.1 自然語言
4.3.2 流程圖
4.3.3 偽代碼
4.3.4 程序設計語言
4.4 算法設計基本方法
4.4.1 求和
4.4.2 累乘
4.4.3 窮舉
4.4.4 迭代
4.4.5 遞歸
4.4.6 兩個變量值的交換
4.4.7 查找
4.4.8 排序
4.5 算法的評價
本章小結
習題4
第5章 程序設計基礎
5.1 計算機程序與程序設計
5.2 程序設計語言
5.2.1 機器語言
5.2.2 匯編語言
5.2.3 高級語言
5.2.4 編譯與解釋
5.3 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的特征
5.3.1 數據類型
5.3.2 常量與變量
5.3.3 運算符
5.3.4 表達式和語句
5.3.5 過程(函數)
5.3.6 輸入/輸出
5.4 程序設計過程和方法
5.4.1 程序設計的基本過程
5.4.2 程序執(zhí)行的一般過程
5.4.3 結構化程序設計
5.4.4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5.5 數據結構
5.5.1 數組
5.5.2 鏈表
5.5.3 棧
5.5.4 隊列
5.5.5 樹
5.5.6 圖
5.6 Raptor流程圖編程
5.6.1 Raptor基本程序環(huán)境
5.6.2 輸入語句
5.6.3 處理語句
5.6.4 輸出語句
5.6.5 運算符
5.6.6 Raptor的數組變量
5.6.7 Raptor的應用
……
第6章 數據庫基礎
第7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
第8章 計算機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