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松年,浙江寧波人,我國著名行政法學家,現(xiàn)任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組副組長,北京市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四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建設顧問,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法學會理事及學術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特約咨詢員、特約監(jiān)督員,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等。曾兩度獲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獎,并獲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最佳宣講獎”、“2006年度法治人物”、日本名古屋大學名譽法學博士等。應松年教授是我國最早從事行政法學理論研究和教學的工作者之一,是新中國行政法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和帶頭人。50多年來在理論研究、培養(yǎng)人才、行政法制建設、提高干部和群眾的行政法律意識以及國際學術交流方面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應松年教授已發(fā)表文章300余篇,撰寫和主編著作數(shù)十種。此外,還主持完成“行政行為法研究”、“行政程序立法”、“行政組織法研究”、“行政訴訟法修改”、“行政復議法修改”等多項重大研究課題。應松年教授作為全國人大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組的負責人,長期從事并積極推進行政立法研究。先后組織或參與《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立法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強制法》等法律的研究起草工作,并參與眾多法律、法規(guī)草案的咨詢論證。應松年教授還是一位活躍的法學活動家。從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成立伊始,先后擔任副會長兼秘書長、會長職務。創(chuàng)辦國內第一份部門法學刊物《行政法學研究》,成立國內第一個行政法研究機構——國家行政學院行政法研究中心以及國內第一個行政法援助中心——大道行政法援助中心。與海內外同仁一道,發(fā)起和組織東亞行政法學會、海峽兩岸行政法研討會、兩岸四地行政法學研討會等定期學術交流機制。設有以他命名的“應松年行政法獎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