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民法著作權法研究:國際條約、中國立法與司法實踐

著作權法研究:國際條約、中國立法與司法實踐

著作權法研究:國際條約、中國立法與司法實踐

定 價:¥68.00

作 者: 吳偉光 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民法 知識產(chǎn)權

ISBN: 9787302328926 出版時間: 2013-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66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著作權法研究:國際條約、中國立法與司法實踐》從國際公約到中國的立法與司法實踐的維度,以及從法理、立法與司法的維度兩個方面對中國著作權法律制度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和討論;其中包括對國際公約、國外立法例以及中國立法和相關司法判例的研究、分析和比較。并且從經(jīng)濟、社會和政治的角度對著作權法制度進行了歷史發(fā)展層面的分析和研究,從而為讀者提供一個有機的和立體的著作權法制度研究成果?!吨鳈喾ㄑ芯浚簢H條約、中國立法與司法實踐》還對著作權法制度中的一些重點和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包括著作權保護的客體、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中文字體的著作權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的限制與例外、權利集體管理制度以及侵權的民事責任和賠償具體內(nèi)容等?!吨鳈喾ㄑ芯浚簢H條約、中國立法與司法實踐》適合法律本科學生、研究生、法律研究人員及對知識產(chǎn)權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暫缺《著作權法研究:國際條約、中國立法與司法實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著作權法制度的歷史與基本理論概述
一、 現(xiàn)代著作權法的起源與歷史背景
二、 著作權制度的基本理論和目標
三、 著作權和版權的關系
第二章 國際公約以及基本原則
第一節(jié)《伯爾尼公約》及其基本原則
一、 《伯爾尼公約》的歷史與主要內(nèi)容
二、 《伯爾尼公約》的基本原則
三、 適用《伯爾尼公約》的連接點
第二節(jié)trips協(xié)議以及與《伯爾尼公約》等公約的關系
一、 trips協(xié)議背景
二、 trips協(xié)議以及與《伯爾尼公約》等公約的關系
三、 trips協(xié)議的基本原則
四、 國際公約與我國著作權法的關系
第三章著作權法保護的客體
第一節(jié)著作權保護作品的法律特征
一、 著作權保護作品的積極特征
二、 著作權所保護作品的消極特征
第二節(jié)著作權保護客體的具體內(nèi)容
一、 概述
二、 作品的具體類型
第三節(jié)中文字體的著作權保護問題
一、 與字體有關的概念
二、 中文字體著作權法保護的必要性分析
三、 中文字體的著作權保護
四、 公共利益
第四節(jié)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
一、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的推動力
二、 國際上民間文學藝術作品法律保護的主要分歧
三、 我國基于著作權法的特別法保護的可行性
四、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申報登記制
五、 我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保護的權利體系構造
第四章著作權的內(nèi)容
第一節(jié)著作權的獲得
一、 著作權的自動獲得
二、 其他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在我國的著作權的獲得
三、 港澳臺居民在我國大陸地區(qū)著作權的獲得
第二節(jié)作者的精神權利
一、 作者的精神權利概述
二、 精神權利的種類與內(nèi)容
三、 精神權利的保護期
第三節(jié)著作權人的經(jīng)濟權利
一、 著作權人的經(jīng)濟權利概述
二、 復制權類
三、 演繹權類
四、 傳播權類
五、 其他權利
六、 經(jīng)濟權利的保護期限
第五章著作權的權利主體與歸屬
第一節(jié)著作權的主體
一、 著作權主體的概念
二、 作者
三、 作者身份的確定
四、 著作權的繼受主體
第二節(jié)著作權的歸屬
一、 著作權歸屬的一般原則
二、 合作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三、 演繹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四、 匯編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五、 電影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六、 美術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七、 委托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八、 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歸屬
第六章鄰接權
第一節(jié)鄰接權概述
一、 鄰接權的概念
二、 鄰接權的產(chǎn)生與種類
第二節(jié)表演者及其權利
一、 表演者的概念
二、 外國或者無國籍表演者
三、 表演者權利的客體
四、 表演者權利的內(nèi)容
五、 表演者權利的行使與權利保護期限
第三節(jié)錄音錄像制品制作者以及權利
一、 錄音制品的概念
二、 錄音制品制作者
三、 錄音制品制作者權利
四、 錄像制品的特殊問題
第四節(jié)廣播組織以及權利
一、 廣播組織權利的主體與客體
二、 廣播組織權利的內(nèi)容
第五節(jié)版式設計者及其權利
一、 權利的主體與客體
二、 權利的內(nèi)容
第七章權利的限制與例外
第一節(jié)權利的限制與例外的基本理論
一、 權利限制與例外的理論基礎
二、 權利限制與例外的國際公約基礎
三、 合理使用的性質(zhì)與協(xié)議放棄的合法性
四、 權利的限制與例外和合法獲得的作品
五、 權利的限制與例外的情形是封閉的還是開放的?
第二節(jié)權利例外的具體情形
一、 個人使用
二、 為介紹、評論作品或者說明問題而使用
三、 為報道時事新聞而使用
四、 新聞報道轉載使用
五、 對公眾集會講話的使用
六、 課堂教學與研究的使用
七、 執(zhí)行公務的使用
八、 圖書館使用
九、 免費表演
十、 對室外公共場所藝術作品的使用
十一、 翻譯成少數(shù)民族文字的使用
十二、 將已經(jīng)發(fā)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第三節(jié)法定許可
一、 法定許可概述
二、 教科書與義務教育網(wǎng)絡傳播的法定許可
三、 報刊轉載法定許可
四、 制作錄音制品的法定許可
五、 播放錄音制品和其他作品的法定許可
六、 扶貧目的的信息網(wǎng)絡傳播的法定許可
第四節(jié)三步檢驗法
一、 《伯爾尼公約》中的三步檢驗法
二、 三步檢驗法在《伯爾尼公約》、trips協(xié)議和wct以及wppt中的關系
三、 “三步檢驗法”的解釋
第五節(jié)權利的用盡
一、 權利用盡原則的概念
二、 權利用盡的范圍
三、 權利用盡與合同限制
第八章技術保護措施和權利管理信息
第一節(jié)技術措施
一、 技術措施的背景與概念
二、 對技術措施的保護
三、 對技術措施的限制
第二節(jié)權利管理信息
一、 權利管理信息的概念
二、 對權利管理信息的保護
第九章版權集體管理制度
第一節(jié)版權集體管理制度的意義與挑戰(zhàn)
一、 版權集體管理組織的定義與功能
二、 版權法律制度的本質(zhì)與分歧
第二節(jié)我國版權集體管理制度的弊端與改革
一、 排除市場價格機制的弊端
二、 法定壟斷下的非營利性組織形式的弊端
三、 版權集體管理制度的改革——回歸市場機制
四、 結論
第十章著作權的保護與民事法律救濟
第一節(jié)民事侵權與責任
一、 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構成
二、 直接侵權責任
三、 共同侵權責任
第二節(jié)民事侵權責任中的賠償金
一、 民事責任中增加懲罰性賠償金的必要性
二、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版權保護的困境
三、 著作權法中賠償數(shù)額分析
四、 增加懲罰性賠償金的正當性與可行性分析
第十一章未來——著作權法制度的特征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
一、 版權制度的經(jīng)濟基礎——制造稀缺
二、 版權制度的法律特征——專家法律
三、 版權制度的政治特征——法域特征明顯的法律制度
四、 新媒體技術給版權制度帶來的致命挑戰(zhàn)
五、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版權法制度的變化
六、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版權制度的重構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