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幼兒是怎樣認識世界的
1. 是世界太復雜,還是幼兒的頭腦太簡單?——幼兒眼里的因果關系
2. 幼兒為什么愛看電視?——幼兒注意力的特點
3. 童言為什么好笑?——幼兒的語言常常缺乏邏輯
4. 為什么媽媽也有媽媽?——幼兒的學習特點
5. 什么是昨天、今天、明天?——幼兒只能理解具體的時間概念
6. 為什么幼兒畫的螞蟻比樹還要大?——幼兒的自我中心思維
7. 天的上面是什么?——幼兒只能理解簡單的空間概念
8. 幼兒為什么愛看動畫片?——所有的東西都是活的
9. “那頂漂亮的帽子是我的”——想象和現實分不清的幼兒
10. 越會說謊的幼兒越聰明——假裝是需要智慧的
11. 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幼兒對數的初步概念
12. “我是男孩!”“我是女孩!”——幼兒初步發(fā)展的性別意識
第二部分 幼兒是怎樣感受世界的
13. 幼兒的世界非黑即白——說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14. 父母的愛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埃里克森的心理發(fā)展階段理論
15. “老師說的”永遠是對的——他律的道德
16. 警察永遠知道誰在做壞事——自我中心的道德
17. 結果比原因更重要——皮亞杰的對偶故事研究
18. 所有的幼兒都喜歡被贊揚——幼兒自我概念的建立
19. 我能行——幼兒開始發(fā)展掌控自己的能力
20. 幼兒比我們想象的敏感——幼兒自尊的發(fā)展
21. 所有的幼兒都需要被認同——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
22. 容易得“皮膚饑餓癥”的幼兒——哈羅的假母實驗
23. 快樂的心態(tài)是可以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幼兒的情商
24. 想象中的游戲伙伴和游戲中的社會化——在游戲中成長的幼兒
第三部分 幼兒是怎樣應對世界的
25. “我不”——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26. 善于察言觀色的孩子——幼兒從大人的反應中學習應對周圍的一切
27. 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模仿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途徑
28. 放手讓孩子去嘗試與犯錯——幼兒的嘗試與錯誤
29. 做個“乖”孩子嗎?——幼兒的習得性無助
30. “依賴大人”是最好用的策略——孩子是怎么學會依賴的
31. “耍賴”是最有效的逃脫方法——幼兒責任感的培養(yǎng)
32. 孩子的人格健康嗎?——幼兒的攻擊、欺負、退縮行為
33. 獨立自主是培養(yǎng)出來的——幼兒的獨立自主性發(fā)展與培養(yǎng)
34. “我有好朋友”——幼兒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5. 理解別人的開始——幼兒觀點采擇能力的發(fā)展
36. 幼兒移情能力的發(fā)展——孩子的同情心萌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