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一般工業(yè)技術超硬材料制造與應用技術

超硬材料制造與應用技術

超硬材料制造與應用技術

定 價:¥198.00

作 者: 王光祖 編
出版社: 鄭州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 一般工業(yè)技術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4515133 出版時間: 2013-09-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1093 字數:  

內容簡介

  《超硬材料制造與應用技術》分為18章,內容包括:金剛石的分類與性能、石墨一金剛石平衡線及其合成機制、靜(動)態(tài)超高壓高溫裝置、超硬材料合成原輔材料、磨料級金剛石合成與處理技術、立方氮化硼制造技術、聚晶金剛石制造技術、金剛石薄膜沉積制備與應用、寶石級單晶金剛石的培育技術、納米金剛石的制造、金剛石微粉制造與應用技術、金剛石鍍覆技術、預合金粉、金剛石研磨工具、超硬磨料磨具修整技術、金剛石鉆具、金剛石鋸切工具、超硬材料刀具等。

作者簡介

  王光祖教授,男,漢族,江西鄱陽人,1933年出生。1956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化學系。1957一1959年,在蘇聯車里雅賓斯克和查波羅什學習電剛玉和碳化硅冶煉及其制粒技術。1960年起在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一直從事超硬材料研究及其人才培養(yǎng)工作,著名超硬材料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業(yè)績王光祖教授是研制人造金剛石“121”課題的主要成員,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第一臺鉸鏈式六面頂壓機合成工藝的開拓者之一,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了其壓腔的高壓密封技術難題,為中國人造金剛石的產業(yè)化奠定了技術基石。他是中國第一家金剛石生產廠(第六砂輪廠)工藝設計的主要參與者,是中國首家設置超硬材料課程高校的第一任授課者,是中國單晶大顆粒人造金剛石研制的先驅,六面頂壓機合成腔體大型化的倡導者和踐行者。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機械工業(yè)部科技大會獎和河南省科學大會獎,1988年獲機械電子工業(yè)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進入21世紀,他又指導組建了河南第一條納米金剛石生產線,填補了河南靜態(tài)高壓高溫法生產金剛石大省沒有納米金剛石生產的空白。主要專著《超硬材料制造工藝學》《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合成與應用》《金剛石合成系統工程問與答》《人造金剛石探秘一王光祖論文集》《納米金剛石》《超硬材料譯文集》(共11集,近百萬字)《中國超硬材料工業(yè)五十年》等。主要兼職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術中心技術顧問,國家鄭州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顧問,中國超硬材料網顧問,滎陽市超硬材料及制品新材料產業(yè)發(fā)展專家顧問,中南鉆石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金剛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級顧問,杭州高發(fā)磨料磨具(集團)公司總工程師,《礦冶工程》《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超硬材料工程》等核心期刊編委。

圖書目錄

1 金剛石的分類與性能
1.1 金剛石的分類
1.1.1 金剛石的一般分類
1.1.2 金剛石的物理性質分類
1.1.3 金剛石的晶體形態(tài)分類
1.1.4 金剛石的應用分類
1.1.5 世界超硬材料產品品種一覽
1.2 金剛石單晶的性質
1.2.1 金剛石單晶的結構
1.2.2 金剛石的晶體形態(tài)
1.2.3 金剛石的力學性能
1.2.4 金剛石的熱學性能
1.2.5 金剛石的光學性能
1.3 CVD金剛石薄膜的性質
1.3.1 金剛石薄膜的力學性能
1.3.2 金剛石薄膜的電學性能
1.4 納米金剛石的性質
1.4.1 納米金剛石的晶體特性
1.4.2 納米金剛石的化學成分
1.4.3 納米金剛石的表面特性
1.4.4 納米金剛石的破碎特性
1.4.5 納米金剛石的熱穩(wěn)定性
1.4.6 納米金剛石的氧化特性
1.4.7 納米金剛石的磁性性質
2 石墨一金剛石平衡線及其合成機制
2.1 靜壓下金剛石相變的基本條件
2.2 結構直接轉變模型下的活化能
2.2.1 石墨與金剛石的結構
2.2.2 石墨碳原子借助熱運動相變?yōu)榻饎偸膬煞N振型
2.2.3 諧振子的振幅和間距
2.2.4 活化能模型
2.2.5 石墨轉變?yōu)榻饎偸男魏嘶罨躑
2.2.6 形成金剛石共價單鍵的活化能U
2.2.7 生長活化能U
2.2.8 殘余溫度與金剛石的石墨化
2.2.9 理論計算結果和實驗數據的比較
2.3 動高壓下金剛石的相變動力學及石墨全部轉變成聚晶金剛石的激波條件
2.3.1 吉布斯自由能與臨界晶核半徑
2.3.2 激波作用下石墨轉變金剛石的動力學過程
2.4 石墨一金剛石的平衡曲線
2.4.1 熱力學數據的計算
2.4.2 石墨一金剛石平衡曲線的計算
2.5 金剛石晶體的V形生長區(qū)
2.5.1 石墨一金剛石平衡線
2.5.2 晶粒的臨界半徑
2.6 人造金剛石晶體生長機制
2.6.1 溶劑說
2.6.2 溶劑催化劑說
2.6.3 固相轉化說
2.6.4 配位活化催化說
2.6.5 金剛石涂層形成機制
2.7 人造金剛石晶體生長與壓力、溫度的關系
2.7.1 壓力
2.7.2 溫度
2.8 金剛石合成參數引入過程
2.9 金剛石成核過程的工藝控制
2.9.1 壓力、溫度與金剛石的成核
2.9.2 預處理時間與金剛石的成核
2.9.3 碳源特性與金剛石的成核
2.9.4 添加物特性與金剛石的成核
2.10 片狀塊、粉末塊金剛石合成腔體內溫度場分析
2.10.1 電學場分析
2.10.2 溫度場分析
2.11 Mn-Ni-C系合金與金剛石晶體生長關系
2.11.1 Mn-Ni-C系合金的熔點與顯微結構特性
2.11.2 Mn-Ni-C系合金中鎳含量與金剛石合成生產率和單晶率的關系
2.11.3 Mn-Ni-C系合金中碳原子的質量分數對金剛石合成過程和性質的影響
2.12 鐵基催化劑合成金剛石單晶的表觀活化能計算
2.13 Fe、Ni粉末催化劑配比對合成金剛石質量的影響
2.13.1 Fe、Ni粉末催化劑主要成分
2.13.2 所用粉末催化劑合成棒的具體配方
2.13.3 不同配比的粉末催化劑合成棒所得金剛石的粒度分布
2.13.4 不同配比催化劑合成金剛石的平均抗壓強度
……
3 靜(動)態(tài)超高壓高溫裝置
4 超硬材料合成原輔材料
5 磨料級金剛石合成與處理技術
6 立方氮化硼制造技術
7 聚品金剛石制造技術
8 金剛石薄膜沉積制備與應用
9 寶石級單晶金剛石的培育技術
10 納米金剛石的制造
11 金剛石微粉制造與應用技術
12 金剛石鍍覆技術
13 預合金粉
14 金剛石研磨工具
15 超硬磨料磨具修整技術
16 金剛石鉆具
17 金剛石鋸切工具
18 超硬材料刀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