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第一章 需求論的人性理論
一、尋找人的至極本性
二、需求性是人的至極本性
三、人類的屬性與人的屬性
四、人之初性本“需求”
五、馬斯洛給我的靈感
六、尋找人性的思路和方法
七、從人的行為共性方面來求證人性
八、論自然性與非自然性
第二章 需求論的社會哲學思考
一、撬動人類社會的“阿基米德支點”
二、社會發(fā)展的第一推動力
三、社會發(fā)展的“趨勢論”
四、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只有一個
五、人類社會的遺傳密碼
六、以需治國
七、反省吧人類!
八、人類的終極目標
第三章 需求論的假說
一、需求性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的哲學假說
二、物質的需求性創(chuàng)造了生物——生物進化的新假說ld
第四章 需求論的思想隨筆
一、對《自由與文化》中一些觀點的質疑
二、質疑“興趣價值說”
三、馬林諾夫斯基給“文化”的定義
四、對“自我反射原理”的質疑
五、談“動機概念”
六、蘇格拉底的奢侈品
七、追問“以人為本”的核心內涵
八、動機概念給予的證明
第五章 需求論的小論
一、需求的力量
二、宇宙的需求
三、系統(tǒng)的目的
四、成也夢想敗也夢想
五、在當代哲學為什么被邊緣化
六、論“需求精神”是人類的元精神l
第六章 需求論的概念、公式和定律
一、“抽象度”的概念
二、“需求度”的概念
三、“需求能”和“需求力”的概念
四、幸福公式
五、萬有需求定律
六、需求滿足定律和供給定律
第七章 需求論的理論應用和實踐應用
一、根據(jù)需求論的理論來看價值和價值論
二、根據(jù)需求論的理論來看道德及其來源和本質
三、需求論的“我需故我在”與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
四、需求論對某些學說或理論可能產生的影響
五、需求論在哲學中的地位
第八章 根據(jù)需求論的理論對叔本華、尼采、弗洛伊德三位大思想家之思想的反思
一、對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反思
二、對尼采的“強力意志”思想的反思
三、對弗洛伊德的思想的反思
第九章 根據(jù)需求論的理論揭示“美”的本質
后記 回顧本書的“思想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