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
小說
中國現(xiàn)代小說
巷民碎憶
巷民碎憶
定 價:
¥29.00
作 者:
宋業(yè)國 著
出版社:
安徽文藝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京東 (¥22.60)
當當網(wǎng) (¥27.55)
ISBN:
9787539647685
出版時間:
2014-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巷民碎憶》是業(yè)國先生多年來生活瑣事、街巷雜感所成。文章雖短小,但家鄉(xiāng)情深,生活味濃。巷民是一種幸福感覺,是一種自在的人生。碎憶是一生走過的集錦,是時光的流影。每個人都有過巷民的經(jīng)歷,都有過碎影的回憶,記錄了,積累了,思考了,日后就分享了。愿《巷民碎憶》能讓你盡享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情趣,一種老合肥的味道。
作者簡介
宋業(yè)國,20世紀50年代初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南淝河北岸宋斗灣。1966年初中畢業(yè)后(屬老三屆)適逢“文化大革命”,遂回到老家?guī)椭改阜N菜,也做過小工,補貼家用。后進入國有工廠從普通職工開始最后做到了廠長。平素喜愛寫作,經(jīng)常在省內外報刊上發(fā)表關于合肥世事變遷、風俗民情的文字,被稱為“老合肥”。
圖書目錄
序二:這里也是“合肥”/張小石
一、老家
合肥的母親河——南淝河,從孝肅橋向東,經(jīng)過老礦機廠向北拐一個彎,然后向東,在這個灣的東面有個小村莊,那就是我的老家——宋斗灣。
“雙忠堂”宋
據(jù)宋氏家譜記載:宋氏的先祖曾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官至發(fā)水落個梁,失火落個墻1954年的大水將宋斗灣所有的房屋都沖毀了。
大辦鋼鐵
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狀況好壞取決于其鋼鐵的產(chǎn)量。
人民公社“一口鍋”
同一時間吃同一樣飯菜,徹底消滅了貧富不均。
各家歸各家
那吃過的碗是可以不刷的。
今天的宋斗灣
萬幸,市政府在南淝河上造了一座橋,這座橋叫宋斗灣橋。建于清道光年間的宋斗灣,它的名字將與宋斗灣橋同在,與合肥市同在。
二、上學了
1958年秋,我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路。
報名入學
我一口氣一下子數(shù)到100。
撿廢鐵、除四害
“四害”是指蒼蠅、蚊子、老鼠、麻雀。
比賽得獎
那時只有一張獎狀,沒有獎金。
得獎后的變化
第一次當上了班長。
在老師家過暑假
放暑假時老師要帶我到他老家過幾天。
巢湖戲水逮魚
第一次看見一個外人一絲不掛地站在我面前。
吳氏宗族之“風水寶塔”
“振湖塔”是六家畈吳氏宗族的“風水寶塔”。
小學畢業(yè)
在學校里當干部已經(jīng)當?shù)巾斄恕?br />三、三年自然災害
連續(xù)三年的自然災害始于1960年。
半碗粥娶了個老婆
我做你的女人,只要有吃的,我一定給你生個兒子。
我的叔叔會殺豬
六爺他們憑著會殺豬,隔三差五就有人家來請,在當時當?shù)睾茏А?br />長胯老舅
我永遠記得我那大個子、長腿、一嘴合肥普通話、一肚子“非蛋”的舅舅。
“家賊”難防
吃完后刷鍋打掃戰(zhàn)場,然后裝作沒事人一樣。
莧菜·花
在那個困難時期,這幾棵莧菜伴著我們度饑荒。
亦工亦農(nóng)
三個老人如同三人幫,同吃同住,自給自足,活得優(yōu)哉游哉。
……
四、我的爺爺奶奶
五、兄弟仨同時趕考
六、中學生活
七、“文革”期間
八、工廠區(qū)
九、我的父親,
十、上山下鄉(xiāng)
十一、我的愛人,
十二、做皮匠的那段日子
本目錄推薦
01
金山人家
01
金山人家
02
馬伯樂
02
馬伯樂
03
貓城記
03
貓城記
04
桃源行
04
桃源行
05
帶著天山去遠方
05
帶著天山去遠方
06
三十而立
06
三十而立
07
宿舍關系處理指南
07
宿舍關系處理指南
08
碧水凈土
08
碧水凈土
09
桃花塢
09
桃花塢
10
蕭蕭
10
蕭蕭
掃描二維碼
關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