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節(jié):中秋
02三千世界三字經4
03楹聯(lián)潤東
04詩經
05三千世界三字經1
06江蘇大運河地區(qū)飲食文化
07中國年·趕大集(禮盒…
08中華傳統(tǒng)禮制
09中國節(jié)日影像志:靜觀與詮…
10中國節(jié)日奇妙游
孫曉華
“劇裝戲具制作技藝”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由北京劇裝廠申報,并…
可購
楊億力,郭丹
本叢書從燦如繁星、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經典中選取出*適合當下青少年們學習的…
楊億力,郭丹 注
學習古代詩文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這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讀本》,針對小學…
趙云利 著
本書主要介紹了發(fā)端于20世紀60年代的黑人文藝運動,這是美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
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編,…
佛山既不是特區(qū),也不是省會城市,更不是計劃單列城市,基本與國家特殊政策無…
潘文龍 著
全書分綜述、繡地、繡藝、繡人、繡品、繡承六個方面來介紹高新區(qū)刺繡,尤其是…
黃達綏,吳光輝 著
本書分為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東孚街道洪塘村的歷史文化和當代的發(fā)展;另一部…
廈門市海滄區(qū)“風土海滄”民俗調查組在2011—2013年,深入后井行政村的石甲頭…
廈門市海滄區(qū)“風土海滄”民俗調查組于2016年2月,走訪了青礁村下轄的大路、…
金宗強,鮑勇
《體能訓練在競技運動中的實驗應用研究》立足當前競技體能領域“受青睞”的訓…
廈門市海滄區(qū)“風土海滄”民俗調查組于2010年8月開始,在鐘山村穿街入戶,走…
廈門市海滄區(qū)“風土海滄”民俗調查組于2017年10月,走訪了貞庵村下轄的貞庵社…
柳忠良
本書描繪了生機勃勃的燈謎發(fā)展歷史,將燈謎置于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脈絡中研究…
本書由廈門市海滄區(qū)文化館“風土海滄”民俗調查組在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深…
江濤
民諺俗語是群眾所創(chuàng)造并在群眾中廣為流傳的、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
廈門市海滄區(qū)“風土海滄”民俗調查組于2011年10月開始,在當?shù)責嵝娜耸康膸ьI…
彭林
《中國經學》系列叢書匯集了專門研究中國經學內容的文章,從六經、儀禮、經師…
張昕中
暫缺簡介...
廈門市海滄區(qū)“風土海滄”民俗調查組于2011年年底開始,走訪了新垵村下轄的新…
廈門市海滄區(qū)“風土海滄”民俗調查組在2014—2016年,走訪了海滄村下轄的柯井…
廈門市海滄區(qū)“風土海滄”民俗調查組于2016年春節(jié)前夕,走訪了漸美村下轄的漸…
韓光浩 著
蘇州高新區(qū)傳統(tǒng)工藝美術種類繁多,現(xiàn)有刺繡、緙絲、玉雕、石雕、核雕、紅木雕…
劉悅,古敬恒
《漢字中的生活百態(tài)》選取了與中國人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一百六十個常用漢字,…
楊昆寧 著
《天麻文化學》整部書都坐落在天麻文化的基礎上,帶有濃重的哲學思想、人文情…
王丹,馬迎霞
《錦衣羅裙 館藏京城:西域傳統(tǒng)服裝研究》是一部服裝類圖錄與論文的綜合圖書…
[美] 彼得·德魯克(Peter,F(xiàn).,Druck…
本書是將管理視為一個整體的管理書籍。本書從三個方面來描繪企業(yè):首先,作為…
伍鴻宇
《文化傳播與文明對話:跨文化交流與比較研究論集》首先從單向的文化傳播現(xiàn)象…
[法] 呂敏,陸康 編
在明清的帝都北京,大大小小的寺廟庵觀曾經遍布于大街小巷、宮殿園林乃至官府…
邢偉英 著
本書從明代老宅會老堂的歷史淵源說起,講述了經歷了500年的明代老宅,經過修…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本書以圖文相結合的形式,對北京市近30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記性了總結與展…
王丙珍 著
本書采用田野調查法獲取*手資料,跨學科地分析了鄂倫春族審美文化的內涵、特…
張薇 著
高淳方言地處江淮官話、吳語、徽語交界處,東西兩片差異巨大,方言特點明顯,…
劉宏,張文波 著,楊新,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
《阜陽民俗文化研究/阜陽歷史文化叢書》系阜陽文化史系列叢書其中一本,是一…
歐粵 著
本套書共六冊,屬于《城市行走》書系中的松江特輯,從六個不同的視角向讀者展…
何惠明 著
《上海松江山水地圖》本書反映松江的自然山水及相關的歷史文化。以簡潔生動的…
趙穎霞
酈波
人必有家,家必有訓。中國人歷來十分重視家庭和家庭教育。自秦漢以后,大量有…
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著
本書主要內容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傳承人程淑美的口述內容整理…
象牙雕刻是一門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北京牙雕,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明代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