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導論 哲學的改造
一 面對存在
二 創(chuàng)造意義
三 超越實存
四 自作主張
章 實踐貫穿的歷史內在論
節(jié) 從抽象本體論到歷史存在論
第二節(jié) 從自然辯證法到實踐辯證法
第三節(jié) 從先驗認識論到實踐建構論
第四節(jié) 以實踐思維走出形而上學
第二章 實踐中的總體化與總體性
節(jié) 拯救歷史性原則
第二節(jié) 歷史實踐中具體的總體
第三節(jié) 實踐中介的辯證過程
第四節(jié) 作為方法論的總體性范疇
第三章 走向后形而上學的存在論
節(jié) 歷史唯物主義的非本體論性質
第二節(jié) 歷史的實踐的辯證法
第三節(jié) 超越模寫說的認識概念
第四節(jié) 開啟后形而上學的存在論視域
第四章 作為歷史存在論的現代性批判
節(jié) 現代性批判成為核心主題
第二節(jié) 作為存在論批判的資本批判
第三節(jié) 現代性批判的當代語境
第五章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存在論性質
節(jié) 現代性批判的存在論路向
第二節(jié) 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基礎存在論
第三節(jié) 基礎存在論作為根本視域
第四節(jié) 立足基礎存在論拓展現代性批判
第六章 現代主體性的存在論批判
節(jié) 觀念論的現代主體性概念
第二節(jié) 資本生產中人變成被動的存在
第三節(jié) 階級作為創(chuàng)造歷史的主體
第四節(jié) 不能棄置的主體性精神
第七章 革命范疇的存在論闡釋
節(jié) 作為主體性的客觀實踐
第二節(jié) 能動地超越現實的辯證過程
第三節(jié) 歷史發(fā)展中漸進與飛躍統一
第四節(jié) 革命第二天的建設實踐
第八章 存在論視域中的政治
節(jié) 經濟學批判的政治視角
第二節(jié) 革命政治的理論邏輯
第三節(jié) 瓦解政治敘事中的抽象人性論
第四節(jié) 政治的存在論使命
第九章 生態(tài)哲學的存在論基礎
節(jié) 對象化實踐中的自然
第二節(jié) 資本生產中的自然異化
第三節(jié) 資本批判的生態(tài)學意義
第十章 創(chuàng)造與守護作為存在論使命
節(jié) 革命作為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
第二節(jié) 在存在的創(chuàng)造中對存在的守護
第三節(jié) 以救亡補充解放敘事
第十一章 發(fā)展的存在論根據及其本質
節(jié) 發(fā)展并非不言而喻
第二節(jié) 從變易到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發(fā)展在生存中有其根據
第四節(jié) 發(fā)展的存在論條件和限制
第五節(jié) 發(fā)展作為存在論范疇的自由本質
第十二章 歷史唯物主義的當代闡釋
節(jié) 主體性的歷史概念
第二節(jié) 過程性的歷史意識
第三節(jié) 解放與救亡的雙重主題
第四節(jié) 敘事主體的多重化
第五節(jié) 建構性的能動實踐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