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制是不是最好的/ 002
我們應當學會懷疑與批評/ 007
平等的民族觀/ 010
第二堂課 修昔底德老師主講“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
寫歷史應當注重史實/ 014
我們的城市是全希臘的學校/ 017
兩個大國之間的戰(zhàn)爭/ 019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023
第三堂課 色諾芬老師主講“《遠征記》”
要學會暗中使勁/ 028
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著/ 032
打仗拼的是經濟/ 035
戰(zhàn)場上沒有贏家/ 037
第四堂課 波里比阿老師主講“歷史定律”
歷史為什么總是循環(huán)的/ 040
羅馬共和國制度/ 044
我們應該如何研究歷史/ 046
第五堂課 司馬遷老師主講“《史記》”
不虛美,不隱惡/ 052
財富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礎,人民生活的保障/ 056
獲罪和《史記》/ 060
第六堂課 普魯塔克老師主講“道德歷史觀”
雅典人的名聲是贏自戰(zhàn)爭還是源于智慧/ 064
不一樣的傳記/ 068
如何意識到德行的進步/ 071
第七堂課 奧古斯丁老師主講“神學”
“美”是絕對的,“丑”是相對的/ 076
上帝的法則/ 081
原罪與救贖/ 085
第八堂課 馬基雅弗利老師主講“佛羅倫薩史”
帝國的滅亡是多次巧取豪奪的結果/ 090
意大利城邦糾紛的根源/ 095
對外關系——威尼斯戰(zhàn)爭/ 096
洛倫佐運用自己的智慧建立了和平/ 099
第九堂課 伏爾泰老師主講“文化史學”
樸素的唯物論/ 102
理性的歷史觀/ 108
第十堂課 吉本老師主講“理性歷史觀”
你的態(tài)度嚴謹嗎/ 114
當發(fā)現錯誤時,我們要敢于批判/ 117
“理性思想”的重要性/ 121
第十一堂課 布克哈特老師主講“意大利文化史”
“人性”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最主要成就/ 126
人文主義是溝通古今的橋梁/ 129
文藝復興時期的教會是最壞的榜樣/ 132
第十二堂課 黑格爾老師主講“歷史哲學”
如何觀察歷史/ 137
世界歷史發(fā)展的要素/ 139
世界歷史的進程/ 142
第十三堂課 蒙森老師主講“羅馬史”
羅馬帝國的貴族制度/ 148
虛假繁榮的羅馬帝國/ 152
第十四堂課 韋伯老師主講“社會學”
資本主義為何會在西方興起/ 160
中國的宗教社會/ 164
政治和政府社會學/ 167
第十五堂課 斯賓格勒老師主講“文化形態(tài)學”
歷史是多元化的/ 172
文化也是有生命的/ 176
文化和歷史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是相互的/ 178
第十六堂課 斯塔夫里阿諾斯老師主講“全球史”
世界是個統一的整體/ 182
人類文明有幾個時代/ 184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關鍵/ 187
人類文明是如何發(fā)展的/ 188
第十七堂課 諾斯老師主講“新經濟史”
效率是關鍵/ 194
市場制度的變革是經濟發(fā)展的源泉/ 196
只有政府制度轉變,產業(yè)才能“革命”/ 198
用經濟理論去研究歷史/ 202
第十八堂課 科林伍德老師主講“歷史的觀念”
歷史——人性科學/ 206
歷史思維/ 208
歷史學的批判精神/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