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與和平》以庫拉金、羅斯托夫、鮑爾康斯基和別朱霍夫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為情節(jié)線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初到二十年代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作品中心主題則是俄國貴族的命運和前途。貫穿全書的主要人物可分為兩類,一類以庫拉金為代表,他們自私貪婪、虛偽墮落,在國難當頭的時刻仍爭權奪利、尋歡作樂。在小說中,庫拉金是官痞,兒子阿納托利是惡少,女兒艾倫則是蕩婦。另一類是彼埃爾·別朱霍夫、安德烈·鮑爾康斯基和娜塔莎·羅斯托娃,他們接近人民,厭惡上流社會的空虛無聊,經過長期的精神探索,成為社會的精華。安德烈和彼埃爾是探索型的青年貴族知識分子,兩人在性格和生活道路上形成鮮明對比。安德烈性格內向,意志堅強,有很強的社會活動能力,他后來投身軍界,在嚴酷的生活面前認識到上層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和人民的力量,最后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獻身;彼埃爾性格直爽,感情沖動,缺少實際活動能力,他更側重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在與人民的接觸中精神得到升華,最后成為進步革命團體的主要成員;女主人公娜塔莎個性鮮明,生氣勃勃,她與人民和大自然接近,具有強烈和豐富的情感。通過作者特有的心理描寫,這些人物形象性格特別鮮明生動,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