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維坦法哲學》以霍布斯創(chuàng)立的利維坦思想傳統(tǒng)為主線,對民族國家的正當性、國家權威的形成、國家與個人的關系進行全面梳理,以期對這個被遺忘的偉大傳統(tǒng)予以重申和申辯。研究的主導思想,猶如斯金納所言的“我的支配性前提假設是,哪怕最抽象的政治理論著作,也絕不可能超然于當時的戰(zhàn)斗之外,相反,它們永遠是戰(zhàn)斗的組成部分。懷揣這種觀念,筆者試圖將霍布斯從哲學的云端拉到地面,破譯他的暗語,認明他的敵友,指出他在政治論辯的‘七彩光譜’中站在什么位置?!痹谄陆Y構的設計和安排上,《利維坦法哲學》導論部分從當代自由主義面對的無法解決的問題出發(fā),主張重申利維坦傳統(tǒng),重新思考國家權威和個人自由的關系。第一章詳細地考察被遺忘了的霍布斯利維坦的象征、意蘊和法哲學宗旨,對利維坦法哲學的來源、象征和理想進行全面的梳理。第二章論述了國家權威的來源和基礎問題,從古希臘的倫理證成、中世紀的神學政治論到近現(xiàn)代的民族國家理論,包括社會契約論、革命立國觀等。第三章重點研究利維坦法哲學的核心要義,分為四個方面:主權問題、秩序對正義的優(yōu)先性、政治服從與個人自由和政治社會的公民美德等,并對作為西方法律文化重要特質的自然權利,提出了一種目的論的解釋。第四章從民族國家建構的歷史角度,以前蘇聯(lián)的法制和法學為考察對象,詳細分析蘇聯(lián)式“利維坦”中的國家與個人、威權與自由的實踐以及其因無視個人自由而追求全權國家導致的合法性危機和最后的變革與出路。第五章探究全球化和利維坦的關系,全球化在促進整個世界聯(lián)結的同時,更加劇了民族國家之間的文化矛盾與政治沖突,因此,需要新的法哲學理論來規(guī)制和調整全球化時代的國際政治。在全球化時代,每個民族國家都必須在謀求自身發(fā)展的同時,保有一個世界性的眼光。第六章,即《利維坦法哲學》的最后一章對利維坦法哲學的未來作出展望,“祛魅”后的世界需要什么力量來維系,是“再魅化”還是持續(xù)的“祛魅”才能使永久的世界和平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