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山西古代寺觀彩塑全集:宋…
02從化橫嶺:新石器時代遺址…
03沈津書話(全四冊)
04簡帛有聲:出土簡帛的文獻…
05可移動文物保護與利用研究…
06西安米家崖:2010~2011年…
07塵中蓮花:漢唐釉陶文化研…
08《藤花亭鏡譜》圖注考釋
09南京六朝長干里出土瓷器精…
10光色百年:中國銀圓譜
《廣東歷史百問》編寫組 編
本書立足嶺南文化土壤,大致按古代、近代、現當代的時間順序,以政治、經濟、…
可購
(德)瓦爾特·本雅明檔案館編
這里可以看到的十三個小檔案:精心琢磨、編排有序的手稿;為了組織知識而繪制…
陳學志 等著
《阿壩金石錄》系統(tǒng)收錄阿壩州境內存世碑刻資料和文獻碑文資料共計257通。其…
公安部 等編著
暫缺簡介...
[宋] 趙明誠 著,金文明 校
《金石錄》三十卷,北宋趙明誠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碑刻目錄和研究專著之一…
周偉
為紀念甲骨文出土120周年,安陽博物館將其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安陽小屯和考…
山西博物院 著
本書是山西博物院面向公眾開放的約讀系列講壇的部分成果集成。山西博物院邀請…
銀川西夏陵區(qū)管理處,西夏博物館 編
《西夏博物館基本陳列》以西夏博物館基本陳列為主線,輔以文字、圖片和模型等…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委員會…
世界巖畫藝術的瑰寶——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2016年7月15 日在第 40 屆聯合國…
羅豐中國考古學會絲綢之路考古專業(yè)委員會,…
《絲綢之路考古(第3輯)》是由中國考古學會絲綢之路考古專業(yè)委員會和寧夏文…
陳根遠 楊燁 著
本書由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陳根遠、“網紅”講解員楊燁聯合講述碑林所藏國寶…
黃洋,陳紅京 著
《博物館陳列展覽設計十講》內容涵蓋了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內容策劃、形式設計、…
丁義娟 著
自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以北漢代烽燧遺址獲得簡牘七百余枚漢簡以來,在敦煌、酒…
柴劍虹,劉進寶 著,梁曉鵬,梁炳鑫 譯
《敦煌(英文)》用通俗的語言解讀敦煌,用驚艷的形式展現敦煌,一本講述敦煌…
曹建芳,李艷飛 著
本書圍繞古代壁畫的數字化保護展開研究,以寺觀壁畫為例,從壁畫數據庫集群的…
岳南
“中國考古探秘紀實叢書”是作家岳南等先后在二十年間寫成…
《文物學概論》編寫組 編
文物是人類從事各種社會活動而形成的物質性遺存,同時也是精神文明的物化載體…
劉尊志 編
一線考古專家寫給社會普通讀者的公眾考古學讀本。取釋疑、解謎、改寫、補寫、…
于洪濤 著
里耶秦簡文書簡是我們目前所能見到內容*為豐富的秦代文書類簡牘,包含的文書…
練春海 著
本書從學科本質的角度系統(tǒng)地闡述了“藝術考古”屬性、方法、呈現、材料以及應…
暫缺作者
本書是故宮博物院早年所編的一部清宮舊藏古代璽印的印譜,原書于1926年傳拓、…
[意] 馬里薩·拉涅里·帕內塔 著,…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的大爆發(fā)摧毀了古羅馬城市龐貝,賦予這座古城末日般的悲…
故宮博物院 編
嶺南美術出版社 編
《南越符號-尋美嶺南》屬于尋美嶺南品牌系列衍生品開發(fā)的產品,以南越符號為…
燕學鋒,王金華,任偉中
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晚期石窟的代表。它以規(guī)模宏大…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編
《金顏永晝: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專題》是一本以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舉辦的“金…
李小強 著
大足石刻歷經唐、五代時期的孕育,開啟了之后5萬余尊造像、10萬余字銘文的雕…
故宮博物院,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 編
朱曉雪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編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藏枕(套裝上下冊)/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研究叢書》分為上下…
岳峰 著
在《中國玉器鑒定》一書中,用多個篇幅闡述了中國古代玉文化的內涵,概述了中…
司馬國紅,顧雪軍 著
2012年,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龍盛小學基本項目建設考古中發(fā)現北魏時期石棺…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隊 主辦
王建軍 著
賓組卜辭的分類,始終堅持李學勤先生提出的“先分類、后斷代”的研究理論以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考…
雙廟墓地于1991~1992年進行發(fā)掘,共清理戰(zhàn)國秦漢墓葬241座,可分為十期十四段…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邊…
《邊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荊門市博物館 編著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龍巖市文物局,…
《福江省汀江流域考古調查報告》為福建省汀江流域史前遺址考古調查報告,記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弘揚“海絲”精神,促進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考古與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