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訴訟法社會變革中的民事訴訟(增訂版)

社會變革中的民事訴訟(增訂版)

社會變革中的民事訴訟(增訂版)

定 價:¥55.00

作 者: 王亞新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民事訴訟法 訴訟法/程序法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247600 出版時間: 2014-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1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社會變革中的民事訴訟(增訂版)》將中國民事訴訟置于中國社會變革這一廣闊的語境當中,采用法教義學的基本進路,兼用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對中國民事訴訟中的基本問題作了既深刻又合于理性的分析與闡釋。書中所涉論題均為民事訴訟和中國法制建設的基本問題。其中,對于民事訴訟中審判資源的分配與管理、民事訴訟程序的分類、庭審中的證明責任等問題,本書均有獨到的見解。

作者簡介

  王亞新,男,日本京都大學法學博士,曾任香川大學講師、副教授,九州大學副教授,福岡國際大學教授;現(xiàn)任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圖書目錄

第一編 民事訴訟的基礎理論
論民事、經(jīng)濟審判方式的改革
一、 民事、經(jīng)濟審判方式改革的背景
二、 舉證責任改革與公開審判的意義
三、 舉證責任與程序結構中調解和判決的位置問題
四、 “判決型”審判模式和“調解型”審判模式的比較
五、 社會條件的變化和模式轉換的必要性
六、 改革的基本思路——調解與判決過程的適度分離和重新
結合
民事訴訟中的依法審判原則和程序保障
一、 訴訟與“依法審判”原則之關系的一般理論
二、 實體法的程序基礎與法官作用的問題
三、 司法在法治秩序中的功能
四、 程序保障與“法的空間”之形成
五、 程序結構的內在矛盾及對我國的啟示
民事訴訟與發(fā)現(xiàn)真實
——基于一種法社會學視角的分析
一、 民事訴訟“發(fā)現(xiàn)真實”的含義及其中外差異
二、 影響民事訴訟“絕對客觀真實”命題的因素
三、 我國民事訴訟原有結構中“客觀真實”的地位與作用
四、 有關“真實發(fā)現(xiàn)”的模式轉換
民事訴訟法二十年
一、 立法、實務與法學研究之間的互動
二、 社會條件的制約及近年來的動向
三、 民事訴訟法學研究與日常的程序運作
民事訴訟法學研究:與司法實務結合之路

第二編 民事訴訟中的“程序與組織”

民事訴訟準備程序研究
一、 研究民事訴訟準備程序的意義
二、 國外民事訴訟中的準備程序
三、 國外準備程序有關的幾個重要問題
四、 關于我國民事訴訟準備程序的重構
結語
程序·制度·組織
——基層法院的日常程序運作與治理結構轉型
一、 緒言
二、 幾個關鍵概念的梳理
三、 基層法院不同組織背景下的程序運作
四、 討論
中國民事訴訟的“案件管理”
——審判流程中的法官/法院與當事人
一、 問題的提出及其制度背景
二、 一個真實案例的程序流程
三、 分析與討論
四、 結語

第三編 民事執(zhí)行程序的相關問題

強制執(zhí)行與說服教育辨析
一、 什么是“說服教育與強制相結合”原則
二、 在兩種參照系之間的定位
三、 審執(zhí)分立與說服教育
四、 “執(zhí)行難”與說服教育
五、 結語
執(zhí)行檢察監(jiān)督問題與執(zhí)行救濟制度構建
一、 相關觀點的分歧對立
二、 論點的整理
三、 接近問題的另一思路
四、 執(zhí)行救濟制度的現(xiàn)狀
五、 2007年《民事訴訟法》修改與執(zhí)行救濟
六、 從執(zhí)行救濟的角度對檢察監(jiān)督的重新審視
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案件的退出機制及相關爭議的處理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對無財產可執(zhí)行案件退出機制的探索
三、 責任財產的界定
四、 有關豁免財產的爭議及處理程序
五、 “他人持有責任財產權屬爭議”及“財產線索爭議”的處理
程序


3

4
第四編 訴訟費用視角下的司法成本及效率

圍繞審判的資源獲取與分配
一、 基層法院如何獲取和分配資源:一個個案
二、 圍繞民事審判的資源獲取與分配的“條塊”關系
三、 地方政府與本級法院的財政關系
四、 法院與當事人之間圍繞資源獲取的互動機制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須有公共財政支撐
訴訟費用與司法改革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施行后的一個“中期”考察
一、 與訴訟收費《辦法》相關的論點
二、 《辦法》實施后的影響
三、 目前態(tài)勢的類型化分析
四、 訴訟收費《辦法》與收案量的變化

司法成本與司法效率
——中國法院的財政保障與法官激勵
“司法腐敗”現(xiàn)象的一種解讀
——基于田野調查的若干理論思考
一、 “司法腐敗”的界定及圖示
二、 對“司法腐敗”嚴重程度的估計
三、 定義“司法腐敗”的困難及有關的社會意識
四、 圍繞“司法腐敗”這一象征性符號的博弈

第五編 民事訴訟內外的糾紛解決

糾紛·秩序·法治
——探尋研究糾紛處理與規(guī)范形成的理論框架
一、 導言
二、 國外學術界關于糾紛現(xiàn)象的研究
三、 糾紛的過程、要素和處理的類型
四、 研究我國社會中糾紛及糾紛處理的框架與課題
中國社會的糾紛解決機制與法律相關職業(yè)的前景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與民事審判的交織
——以“涉法信訪”的處理為中心
仲裁裁決不予執(zhí)行裁定的實證分析
——以北京仲裁委員會的裁決為對象
一、 樣本的基本情況
二、 不予執(zhí)行裁定的數(shù)量推移與事由分布
三、 不予執(zhí)行裁定內容的分析
四、 結語

第六編 判例研究與重要案例評析

判例研究中新的視角及方法之探求
一、 判例研究在我國的歷程
二、 判例研究的時代背景
三、 判例研究的兩種進路
四、 今后的判例研究目標和內容
“判決書事實”“媒體事實”與民事司法折射的轉型期社會
——南京市鼓樓區(qū)法院(2007)第212號案件(“彭宇案”)評析

一、 評析對象的延伸和限定:什么是“彭宇案”?
二、 “彭宇案”判決書評析
三、 擴展到“媒體事實”上的案情分析
四、 兩種不同結論的背景分析
五、 本案的解決方向
二審中的訴訟外和解協(xié)議與一審判決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號指導案例評析
一、 指導案例2號提示的程序規(guī)則及其法理闡釋
二、 與本案“最相類似”的情形和程序規(guī)則的參照適用
三、 “部分類似案件”與立足于誠信原則的規(guī)則發(fā)展
四、 本案規(guī)則與“撤回起訴”問題的關聯(lián)
五、 結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