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與“面相”:后期維特根斯坦哲學存在論維度解讀》以“綜觀”和“面相”概念為入手點切入語言和世界的關系,深入探究了維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本書指出:“綜觀之看”是貫穿維特根斯坦后期的總體視角,在這種視角看來,我們在看的開始,看到的就是語言游戲整體,看到的就是“面相”或意義,而對象性的“看”是從這種“綜觀”之看中衍生出來的一類極為狹小的“看”。與之相通的是,海德格爾現(xiàn)象學的“看”包含著一個先在的意義結構,我們正是先尋視和綜觀到了這個意義結構,然后才能理解和繼續(xù)我們的生活。與海德格爾一樣,維特根斯坦也批判了視覺之看,并以綜觀為視角,通過語法注釋的方式對“語言游戲”“生活形式”“語法”等概念的意義進行顯現(xiàn),以消解西方傳統(tǒng)形而上學。《“綜觀”與“面相”:后期維特根斯坦哲學存在論維度解讀》不僅可幫助讀者深入理解維特根斯坦常被表面化和誤讀的后期思想,還可通過對視覺、綜觀、面相、知覺和意義等概念以及維特根斯坦后期所關注的心理哲學的討論,為當前的認知科學和認知心理學中的語義認知、心理表征、心理語義學等前沿問題提供深刻的哲學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