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雄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為長篇小說,一九三七年,日軍侵入華北、上海,沿著長江向西推進,南京、安慶、九江、漢口相繼淪陷。大敵當前,幾名軍校學生融入舉國抗戰(zhàn)洪流。他們?yōu)榱撕葱l(wèi)國土、保護家園,挺身而出,與來犯之敵奮起抗爭,經歷了南京突圍、武漢阻擊、芷江攔截、板橋解圍、宜昌增援,給侵略者以迎頭痛擊。殘酷的戰(zhàn)爭鍛造著他們,但同時也是大浪淘沙。與此同時,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英勇善戰(zhàn),同樣戰(zhàn)果輝煌。戰(zhàn)爭場面之宏大、殘酷、豪邁為亙古所未有。就在中華民族奮起抗戰(zhàn)的同時,國內各政治派別之間的矛盾沖突得到了暫時緩和,大家都息爭言和,一致槍口對外。但是國共兩黨終因信仰等不同,摩擦和斗爭必然。一九三八年底,親日派汪精衛(wèi)和陳公博等跳出來背叛祖國,投靠日本人,企圖依靠外國勢力的支撐稱霸神州。中國大地硝煙彌漫,鬼影幢幢……戲劇電影是藝術,藝術對人的感官有刺激和感化作用,它能使人開懷大笑,也能叫人悲痛不已,更能促人深省和反思?!惰F血雄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企求運用戲劇電影藝術形式來概括八年抗戰(zhàn)的面貌。既符合歷史事實,也有虛構。適當的虛構能夠更生動地展現這一歷史面貌,即把大量的戰(zhàn)爭場景進行取舍剪裁、凝練加工創(chuàng)造出藝術精品,所謂“弱水三千,凝成一瓢”就是這個道理。郭沫若先生說過,歷史劇只能是“失事求似”,不能對號入座,否則就是流水賬了。明年是抗戰(zhàn)勝利七十周年,目前日本人仍然想搶占我國釣魚島,在東海與我爭奪海洋資源,并拍攝電影《自尊》歌頌東條英機這批戰(zhàn)爭罪人;日本首相安培和內閣大臣們還在參拜靖國神社,加緊復活軍國主義的步伐。希望有識之士們,拿出我們的行動來回擊少數日本反華分子的囂張氣焰。這也是筆者曹世禹創(chuàng)作這部歷史劇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