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宗教與文化是并生的,宗教對于思想、學術、文學、藝術等領域影響深遠。宗教是文學所表現的主要內容之一,宗教的世界觀、認識論對于美和藝術美感的獨特體認,對文人的生活、思想及其創(chuàng)作內容均會產生影響。歷史上,外來宗教佛教和本土宗教道教均對文學產生了較大影響,特別是豐富了文學理論和評論新的概念、觀念、觀點和標準,如((文心雕龍》《人間詞話》等理論的創(chuàng)獲與佛、道二教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古代漢族作家主要接受的是儒家和佛道家思想,對世界的認識是建立在哲學世界觀基礎之上的。從認識的起源來看,宗教因其神圣性而對世界的認識與哲學對世界的認識迥然不同。因此,世界觀要想建立在思想和信仰的基礎之上,就必然要含有宗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