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言
1.1 遼代女真研究史概述
1.2 民族研究路徑與遼代女真研究
1.3 族群識別的范疇與層次
1.4 研究思路與基本內容
2 女真先世的敘述與歷史
2.1 肅慎到棘鞨的敘述與歷史
2.2 渤海國的族群構成與變化
2.3 黑水靺鞨與“阿穆爾女真文化”
2.4 小結
3 始見之女真及其變遷
3.1 北女真、南女真與熟女真
3.2 鴨綠江女真的分化
3.3 “五節(jié)度熟女真”的形成
3.4 小結
4 生女真的區(qū)域分化與政治整合
4.1 生女真的形成與遼代的屬部體制
4.2 遼代屬部體制對生女真區(qū)域結構的影響
4.3 按出虎集團區(qū)域擴張與遼屬部體制的瓦解
4.4 生女真政治體的基本結構
4.5 小結
5 三十部女真的族群變遷
5.1 三十部女真非“黑水”后裔
5.2 三十部女真早期記事辨析
5.3 三十部女真的族群與社會
5.4 三十部女真的離散與消亡
5.5 小結
附錄
完顏部邑屯村二題
說“舍利”——兼論突厥、契丹、棘鞨的政治文化互動
新時期日本的遼金史研究(2000—2012)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