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史方法論”是武漢大學哲學系三十年來的傳統(tǒng)課程,由武漢大學哲學系的老前輩蕭萐父、陳修齋、楊祖陶等人創(chuàng)立。該課程的學術信念是,按照德國古典哲學的傳統(tǒng),把哲學史和哲學看作是一致的(即歷史和邏輯一致),在哲學史中尋求哲學規(guī)律,在哲學中奠定哲學史的根基。本書是在鄧曉芒先生主講本課程的錄音基礎上整理而成的,原來的課程是十六講,但由于篇幅、錄音設備及其他的原因,此處有兩講內容未能收入,故成“十四講”。在本課程中,鄧曉芒先生對蘇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說方式進行了比較,提出了蘇格拉底以追問的方式進行學理式的辯論,而孔子以圣人的姿態(tài)用情感的方式進行辯論,并且這兩種方式決定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的觀點。作者對中國百年西方哲學研究中實用主義偏向的檢討,中國百年西方哲學研究中十大文化錯位的闡述,其中貫穿了中西比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