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學術棱鏡譯叢·當代邏輯理論與應用研究系列·重塑實在論:關于因果目的和心智的精密理論》運用當代分析哲學的許多資源,諸如模態(tài)邏輯、情境理論、非單調推理、非標準模型等,對亞里士多德四因說中的動力因和目的因進行了精密理論刻畫。這兩種因果形式都在當代哲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核心角色,但用來理解因果作用的全面邏輯框架的發(fā)展卻一直滯后。在語言哲學中,自索爾·克里普克在上世紀70年代的開拓性工作以來,關于指稱與意義的因果理論不斷成長;在與之并行的心智哲學領域,特別是關于感知、知識、意向和行動的理論中,因果理論也與日俱增。另外,在關于知識(普蘭廷加)、意向性(米尼肯和德雷斯克)和倫理(新亞里士多德主義德行倫理)的目的論說明形式中,目的因或目的論研究也獲得了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