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文化自覺視野中的非遺保護

文化自覺視野中的非遺保護

文化自覺視野中的非遺保護

定 價:¥55.00

作 者: 方李莉 著
出版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叢編項: 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
標 簽: 文化 文化理論

ISBN: 9787569900293 出版時間: 2015-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文化自覺”視野中的“非遺”保護》是作者方李莉從2001年至今所寫的一些有關文化自覺、人文資源及非遺保護方面的文章。一共分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理論思考,主要是2001年以來所發(fā)表的一些學術論文。第二個部分田野與個案,是從2001年至2008年作者在西部所做的田野及個案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陜西的陜北、關中以及貴州梭嘎的苗寨。第三個部分學習與對話,主要是費孝通先生當年指導西部課題時所做的一些對話。第四個部分“文化自覺”與“非遺”保護,是作者對“非遺”保護所做的一些思考。

作者簡介

方李莉,女,畢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史論系,獲博士學位,曾師從費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研究所進行博士后研究?,F(xiàn)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近年來除進行藝術人類學的研究和教學外,還關注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做了大量田野考察,并撰寫了多部專著。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編 理論與思考
“文化生態(tài)”失衡問題的提出
西部開發(fā)與高感情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文化自覺”與中國文化價值體系的重建
西部人文資源與西部民間文化的再生產(chǎn)
誰擁有文化解釋的權(quán)力?
新文化運動的崛起——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
文化變遷的不同模式——貴州梭嘎生態(tài)博物館考察所引發(fā)的思考
從“遺產(chǎn)到資源”的理論闡釋——以西部人文資源研究為起點
中國文藝復興中的冷思考

第二編 田野與個案
陜北人的窯洞生活——歷史的傳承與變遷
陳爐鎮(zhèn)民間陶瓷考察
安塞的剪紙與農(nóng)民畫
小程村民間藝術考察記
全球化與文化邊緣人——苗寨人的打工生活
生態(tài)博物館“非遺”保護的研究與探討——以梭嘎生態(tài)博物館個案研究為例

第三編 學習與對話
全球一體化發(fā)展中所遭遇的文化困境
工業(yè)文明進程中的思考
西部開發(fā)中的人文思考
關于西部人文資源研究的對話——費孝通先生對西部人文資源的保護、開發(fā)和利用課題的指導
“文化自覺”與“全球化”發(fā)展——費孝通“文化自覺”思想的再闡釋
世界秩序的重建——從亨廷頓到費孝通
“文化自覺”與中國文化未來發(fā)展之路
在人文時間里留住生命與時光

第四編 “非遺”與“文化自覺”
活態(tài)的文化遺產(chǎn)需要活態(tài)的傳承
探索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新高度——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
“非遺”保護、古籍研讀與“文化自覺”
文化立國的中國期待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