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卷
引 言 歷史走到“六一八”
第一章 將士三千赴邊陲
“三軍”老將
從“三八線”到黑龍江
軍中“學生兵”
第二章 專列指向北大荒
“我們只要出身好的!”
走向邊疆和未來
扒車奇緣
美術之夢
從越南到兵團的“志愿軍”
第三章 不打不成交
該出手時就出手
小架天天有,大架三六九
以城分陣營,拳腳論高低
善不為官,慈不掌兵
第四章 北疆布陣
老兵出馬
統(tǒng)帥現役部隊之夢
“北方乙種師”的使命
中美對話與兵團同行
第五章 不穿軍服的士兵
我們是值班連
兵發(fā)二撫路
二流兵力守一線
第六章 江上出擊
漁船斗炮艇
沖進珍寶島的硝煙
八岔島上的槍聲
第七章 軍人的新使命
不消除派性怎么打仗?
兵團的當家人
新戰(zhàn)場上的新挑戰(zhàn)
眾說紛紜話兵團
第八章 “小六九”的成人禮
“簡直就像從幼兒園跑出來的”
想說愛你不容易
“小上?!敝畱?br />“老油條”的純真年代
幸運的成才者
第九章 “老三屆”質量
淘氣兵
理想與現實之間
有兵團這碗酒墊底
有情有為大老張
“老上?!备嬗鶢?br />第十章 少帥建三江
軍人就是要拿強敵開刀
在撫遠荒原擺它一個師
務實的“王大吹”
擦邊球和自選動作
留痕于歷史和人心
下 卷
第十一章 黑土地的脊梁
“英雄解甲永不放下槍”
萬道涓溪匯鐵流
沒有血緣的親人
好連長
第十二章 知青官
女兒當自強
我的連隊我的兵
從兵團開始的長跑
第十三章 藝術的星空
宣傳隊里的武林人
濮存昕:兵團給我承受力
笑面人生一姜昆
從美院附中進“兵團美院”
小畫家的心路
白毛女宣傳隊
第十四章 左右之間
有一種包袱叫“出身”
“黑龍會參謀長”
父女兩代人的北大荒
逝去的美麗
兵團蒙難記
兩代人的選擇
自投落網的“黑后臺”
第十五章 名譽與情欲
“這根弦我們繃得很緊”
記憶中的陰影
槍聲的警示
傾聽歷史的回音
第十六章 青春的墓碑
她們永遠與大江相守
火光就是命令!
難忘“11?7”
第十七章 潮落
條條道路通城市
換個地方再姓“農”
舉國圍觀的“黃劉之爭”
第十八章 找回歲月
體制內外
生活困境的進出
最后的掏糞工
邊疆的知青校長
留在心中的故鄉(xiāng)
我們這一代
后 記 生命中的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