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亞里士多德論“是者”的多重含義》是布倫塔諾的博士論文,海德格爾在“我進入現象學之路”一文中曾指出,是布倫塔諾這本書將他引上了哲學的道路:“從哲學雜志的一些指點中我得知,胡塞爾的思維方式是由弗朗茨?布倫塔諾決定的。從1907年以來,布倫塔諾的論文《根據亞里士多德論“是者”的多重含義》就是我最初笨拙地嘗試鉆研哲學的拐杖了。當時,下面這些問題曾以相當含混的方式困擾著我:如果‘是者’(das Seiende)在多重含義上被說,那么,哪一種含義是進行引導的基本含義呢?什么叫做‘是’(Sein)?” 在該書的封面上,布倫塔諾引用了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第七卷第1章中的一句話:“是者被以多重方式加以言說”,這部論文可以視為就是圍繞這句話展開論述的。通過該論文,布倫塔諾澄清了在亞里士多德那兒“是者”(das Seiende)所具有的各種含義,以及在諸含義中最重要的含義是什么。該書乃同時代亞里士多德哲學研究作品中的經典著作。全書除了導論外,共四章。第一章:“是者”是一種同名異義者。它的含義的多重性隸屬于以下四重區(qū)分:“依偶然而來的是者”,“在真之含義上的是者”,“諸范疇中的是者”,以及“在潛能和現實上的是者”。第二章:依偶然而來的是者。第三章:在真的東西這一含義上的是者(本章共2節(jié))。第四章:潛能和現實上的是者。第五章:根據范疇表而來的“是者”(本章共16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