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人,原本帶著超凡的能量降臨世間/ 001第一章放下“妄想”/ 想得越多,能量損失越多/ 你考慮的事情全都是妄想/ 停止過慮/ 冷靜放空才會閃現(xiàn)智慧/ 第二章擺脫“自我”的執(zhí)念/ “我才是正確的”這種想法讓你痛苦/ 有必要追求“完美的自己”嗎/ 放下對自己的苛求/ 遵守“五戒”,任何人都無法再傷害你/ 實踐道德,使人生更輕松/ 第三章放下對“他人”的執(zhí)念/ 人際關系的基礎是“合作”/ 你給予他人的東西,決定了你人際關系的質量/ 想要理解“他人的心情”,先了解“自己的心情”/ 采取對對方來說“善意的行為”/ 在人際關系中,質比量更重要/ 小心說話/ 對他人說的話要裝上“避雷針”/ 不要用“愛”養(yǎng)育子女/ 用“慈”構筑親子關系/ 親子協(xié)助關系一直持續(xù)到父母去世/ 讓自己成為“燈火”/ 不拘泥于維持現(xiàn)狀/ 第四章放下對“物”的執(zhí)念/ 執(zhí)念生萬苦/ 所有的一切都是借來的/ 東西只有在用時,才有幸福感/ 讓自己和別人都幸福的“節(jié)約”法則/ 不執(zhí)著于金錢/ 知識多,并不見得是件好事/ 拋棄沒有用的知識/ 第五章放下“過去”和“未來”/ “妄想”帶來壓力/ 過去的記憶是妄想/ 對過去的執(zhí)念影響到了對當下的關注/ 對未來的不安帶來人生的停滯/ 人生沒有彩排,每次都是正式演出/ 精力集中于“現(xiàn)在”的人感受不到壓力/ 如何成為果斷之人/ 選擇“第三條路”/ 夢想也有副作用/ 第六章放下對“老、病、死”的不安/ 接受“老”/ 佛教如何看“病”/ 越是執(zhí)著于身體,越容易得病/ 身體有病痛,不要讓心靈也跟著受苦/ 懼怕死亡的真正理由/ 死對生也是種正能量/ 如何跨過親人死亡這道坎兒/ 跋用“笑”充滿能量/